更新时间:2021-01-06 17:43:07
封面
版权信息
序
一项开创性的事业
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文学的思想
一 民族文学的构成
二 继承发扬民族文学传统
三 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吸收与共同发展
四 比较和鉴别是研究民族文学的科学方法
试论古代少数民族文论的价值与地位
一 古代少数民族文论具有特殊的文化构成,是我们认识古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 古代少数民族文论具有独特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古代文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 古代少数民族文论为汉族文论的成长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养分和推力
四 古代少数民族文论是古代少数民族文学史料的重要储存形式,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古代少数民族文学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窗口
期待于民族文学研究的
一
二
三
四
桑烟中诞生的世界
维吾尔古典文学中的辩论体裁初探
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白话讲史小说
论哈斯宝在蒙古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
一 哈斯宝的被发现
二 哈斯宝其人
三 哈斯宝在蒙古文学史上的贡献
《诗镜》与西藏诗学研究
西域佛教戏剧对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贡献
“北方文学”的宏观价值与基本功能
一 北方文学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总体格局
二 北方文学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在特质
三 北方文学改变了中国文学的运行轨迹
四 北方文学参与营造中国文学的时代风气
儒学的蒙古化与尹湛纳希的近代民族启蒙思想
立足“诚其意”和去其“辟”的民族平等观
解说成吉思汗形象与“生而知之”的民族文化本源观
儒释比较与“学而知之”的民族文化发展观
“孝”与“勿忘祖先”的民族自识观
“四大五常”说——尹湛纳希对儒学的改造
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一 宋代士大夫对于本事的诠解:杨令公死因从军事分歧转化为忠奸斗争
二 元代曲家对令公之死的两大发明:撞李陵碑而死和昊天塔盗骨殖
三 明清两代的敷衍:民间意识的渗透杂糅和统治者的教化意图
中国民间故事分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五
六
关于阿尔泰语系民族英雄史诗、英雄故事的一些共性问题
文本和生活:民俗研究的两种学术取向
一 民俗事象(文本)研究
二 民俗整体研究
三 两种学术取向的互补
口头诗学的本文概念[1]
前言
一 “表演中的创作”与口头诗歌的本文
二 本文化:口述传统的历时过程
结语
口传史诗的田野作业问题
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
形成期之宝卷与佛教之忏法、俗讲和“变文”
一 宝卷的出现及其名义
二 形成期之佛教宝卷与佛教的忏法
三 形成期之佛教宝卷与佛教俗讲
四 形成期之佛教宝卷与“变文”
五 结语:形成期之宝卷是一种新的佛教说唱形式
从传说到信仰:一个蒙古村落民间叙事传统的文化运行
引言
一 珠腊沁村与公主祭祀
二 公主传说与信仰
从阿拜到唐加勒克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的学科问题与现代性意识形态
一 20世纪60年代:现代性问题的学术——政治化表达
二 20世纪80年代:纯粹学科问题反映的现代性意识
1912~1937:中国文学史中的民族观与民族文学叙事
二元对立民族观下的民族与民族文学叙事
种族同化主义知识权力规约下的民族与民族文学叙事
文学史叙事中的中华多民族整体观及民族平等意识的萌芽
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
一 为什么要讨论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
二 《黑骏马》文学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