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2-25 18:34:52
封面
版权页
书名页
前 言
第一章 理论探讨
国医大师李士懋论“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
1 “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是仲景提出的辨证论治总的指导原则
2 “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是《内经》动态观在疾病治疗上的具体体现
3 “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应用在疾病治疗过程的始终
4 结语
国医大师李士懋平脉辨证观初探
1 为什么要重视脉诊
2 平脉辨证思辨体系的现实意义
3 平脉辨证思辨体系临床运用
国医大师李士懋狭义汗法脉象求索
1 狭义汗法用于阴邪外袭或阳虚阴凝之寒凝证
2 痉脉是判断寒凝证的重要指征
3 寒凝证脉象的主要原理——寒主收引
4 弦、涩、急(滞)是判断寒凝证必备脉象要素
5 结语
罗元恺教授对“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定位思想探讨
1 罗元恺教授对“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定位思想回顾
2 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争
3 “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应有定位探讨
罗元恺教授临证望诊之经验述要
1 察神色以辨病之轻重
2 望舌以辨脏腑虚实寒热
3 从形态和经带看妇科病征
李书义辨识“真中”与“类中”探讨
1 “真中”与“类中”的历史沿革及各家不同认识
2 李书义对“真中”与“类中”的辨识
3 案例析评
何晓晖教授对《内经》“脾主唇”理论的阐发及其运用
1 生理机制——脾主唇的理论联系
2 病因病机——脾与唇的辨证相佐
3 治则治法——脾与唇的证治原则
4 验案举隅
第二章 用药(方)经验
国医大师李士懋应用辅汗三法验案举隅
1 论述辅汗三法
2 辅汗三法应用
3 小结
杜怀棠教授六和汤临证经验分析
1 六和汤析源
2 杜怀棠教授对“六和汤”的认识
3 杜怀棠教授对六和汤证的辨证分析
4 病案举隅
李淑良老师用药点兵论
1 车前草
2 麦冬
3 路路通
4 防风
5 玉竹
刘如秀治疗心系疾病应用药对经验
1 柴胡-白芍
2 龙骨-牡蛎
3 桔梗-枳壳
4 杏仁-茯苓
5 藿香-茵陈
6 当归-川楝子
7 桂枝-炙甘草
8 全瓜蒌-薤白
9 吴茱萸-黄连
10 酸枣仁-甘松
11 石菖蒲-郁金
12 熟地黄-黄芪
13 当归须-柏子仁
任光荣内服膏方特色赏析
1 立法重补脾
2 补脾重气阴
3 组方重气味
4 用药重“动”“静”
5 膏补重四药
6 病案介绍
仝小林教授运用水蛭经验
1 用量经验
2 剂型应用经验
3 配伍经验
4 应用水蛭治疗不同疾病的体会
5 小结
6 问题与展望
王保和教授运用药对治疗心衰
1 杏仁与薏苡仁
2 黄芪与葛根
3 葶苈子与桑白皮
4 麦冬与五味子
5 茯苓与泽泻
6 麻黄与益母草
魏玮教授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浅析
1 升降和合 调畅气机
2 顾全润燥 健脾和胃
3 调理阴阳 顾护中气
4 着眼整体 气血并调
岳仁宋教授治疗消渴病常用对药经验浅析
1 主辅搭配 增效解毒
2 相辅相成 合力施之
3 同味为伍 酸甘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