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心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组方重气味

任老长期致力于“吴门医派”杂病学术思想的研究,对叶天士根据中药四气五味特点立意组方具有独到见解和长期实践。尤其是开具膏方时,组方遣药特别重视药物的四气五味。此为叶天士对《内经》“味厚者属阴”“调之以味”的具体实践与创新。任老认为,中药寒热温凉四气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用阴阳属性进行总况的。因此,四气寓有阴阳,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如附子、肉桂、干姜等药性温热,用治脘腹冷痛、面苍脉虚等阴寒证常用膏方,但以“平”为贵。酸苦甘辛咸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记载,更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内经》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其中甘味能补、能和、能缓,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慢性疼痛之剂多具甘味,故亦多用于膏方。尤其注意其归经,因甘入脾,以甘味药为主组方即为补脾之方,不但调治慢性胃肠病时需用甘药,一般的膏方均当以味甘气平之品为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八珍汤是其基本方剂。

任老注重气阴双补达到气血阴阳之调补目的,其奥妙在于气能生血,补血以补气为先,如当归补血汤,重用的非补血之当归而是补气之黄芪;气属阳,补气基础上加温热之品即为补阳,“气生少火”之谓也。补阴自含补血之意,血属阴是谓也,补气生血而气味甘寒者,定有益阴之效;“善补阳者,当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任老特别强调膏方为冬季调补之方,为“冬主封藏”之补法的具体应用之一,补气且生血,益阴可助阳,补益气阴即可气血阴阳通补,不必面面俱到、气血阴阳俱补而成为补益中药之大杂烩。膏方之妙在于缓图,守方渐效,绝不能贪一时之功,大辛大热之物非其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