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李书义对“真中”与“类中”的辨识
2.1 古之“类中”非今之“类中”
在多年中风病的诊治过程中,李老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于“真中”“类中”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晰,尤其是“类中风”的内涵及外延与前贤已大不相同,对于中风病是外因还是内因致病的认识亦有所不同,必须加以辨别。李老指出,王履首先提出了“真中风”及“类中风”的概念,对中风病因学说是一大创举,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概念上的混淆,比如,王履所说的“类中风”是指今之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五大主症为特征的“中风病”,而今之所谓“类中风”,是指“临床中将一些不以中风病五大主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卒中”,即“椎-基底动脉系统及部分颈内动脉系统的脑血管病”,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或亲人,或步履维艰,或偏身疼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伴有半身不遂等五大主症,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虽然中风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但以五大主症为主的中风病,多数相当于颈内动脉系统病变的脑卒中,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脑卒中常表现为五大主症以外的症状体征,不符合经典的中风病概念,称之为类中风。”[2]由此可以看出,王履所说的“类中风”是指今天所说的“中风病”(急性脑血管病),而今天所说的“类中风”并不是王履所说的“类中风”,而是另有所指,二者名同而实异,学者当加注意。另外,李老认为由于王履所说的“真中风”是指具有外感六经形症的中风,即“真正中于风邪”,似包括现代医学的“面神经炎”(即中医之“口僻”)在内,此点尚待商榷。
2.2 “真中”极少,“类中”居多,应辨识用药
正是由于王履首先提出了“真中风”与“类中风”的概念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对此加以甄别,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处方用药。此为正确立法及处方用药的前提。诚如张锡纯所言:“审证不确即凶危立见,此不可不慎也。”[10]李老指出,汉唐以前医家认为中风病必有外感六经之形症,故治疗皆从外风论治,所用药物均不离发散外风之品,尤其是“小续命汤”,因方名“续命”,又经孙思邈加减推广应用,故混淆多年,影响颇深,不可不察。李老认为只有分清真中与类中,才能针对病因,正确指导临床治疗及处方用药。否则,若真中、类中不分,外风、内风不辨,麻桂姜附,一味升散,本为内风却滥用风药,不但于病无补,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如王永炎指出:“中风的治疗……验之今日临床,内风动越之证必不以外风治,故续命诸方已用之极少。”目前认为,中风病发病的基础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虚”,而“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用力过度或气候骤变等为发病诱因”,“在此基础上痰浊、瘀血内生,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脑髓神机受损从而导致中风病的发生”[2]。因此,李老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临床上真中极少,类中居多。目前学术界亦持此观点,如郭淑云“临床类中较为常见,真中则较少见”[9]。“随着对中风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内风是根本原因,外因只是一个诱因已经取得共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