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1-29 21:01:38
封面
版权页
书名页
前言
第一章 临床心理学与审讯策略概述
一、临床心理学概述
(一)临床心理学发展历史
(二)临床心理学理论基点和主要任务
二、审讯和审讯策略概述
(一)审讯的实质与功能
(二)审讯策略的发展
(三)我国审讯策略的特质
三、临床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与审讯策略
(一)被审讯人与审讯人员关系
(二)刑事诉讼制度进步与审讯更加文明规范
(三)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对审讯策略的挑战
(四)当前审讯策略运用的困局
(五)临床心理学理论的技术对审讯策略的价值及其功用
第二章 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在被审讯人心理解读中的应用
一、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简介
二、打开潜意识解读特定犯罪心理现象
(一)潜意识的内涵
(二)潜意识与犯罪心理分析
三、透过人格结构分析理解犯罪行为和审讯
(一)人格结构的内涵
(二)人格结构与犯罪心理分析
四、从人格发展阶段及焦虑理论视角看犯罪心理形成和审讯
(一)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犯罪心理形成
(二)焦虑理论内涵及焦虑对犯罪心理和审讯的影响
五、以自卑理论透视犯罪人的内在心理
(一)自卑理论的内涵
(二)自卑心理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六、用客体关系理论再现犯罪心理的发展和演化
(一)客体关系理论的内涵
(二)客体关系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七、自恋心理与被审讯人的共情需求
(一)共情及自恋的内涵
(二)自恋所致犯罪心理的形成及其共情需求
第三章 认知行为理论与技术在被审讯人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一、反射理论(刺激—反应机制)与被审讯人的行为分析
(一)经典条件反射中的行为与人的情绪之间的关系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与人的行为重复性
二、从知觉特性分析被审讯人的个体特征
(一)由知觉的整体性扩展对未知部分的判断
(二)根据知觉的选择性发现被审讯人的关注点
(三)从知觉的理解性判断被审讯人的作案动机
(四)利用知觉的恒常性觉察被审讯人异常表现
三、通过改变认知促进被审讯人进行动机内部归因[2]
(一)艾里斯的“A-B-C”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贝克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被审讯人的动机外部归因
(四)部分类型犯罪的内在因素分析
第四章 人本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在审讯对抗关系改善中的应用
一、马斯洛和罗杰斯简介
(一)马斯洛简介
(二)罗杰斯简介
二、人本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一)以完整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二)以心理健康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三)重视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开发和运用
(四)在方法论上采取更加开明的态度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人性观
(一)强调人性的整体性
(二)接纳人性的独特性
(三)重视体验并致力于将体验转化为认识
(四)相信提供够好的环境就可以激发人性善的潜能
(五)从动态的视角理解人性
(六)人的需要是呈阶梯状的
四、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技术要点
(一)促进人性全面发展的五个方面
(二)帮助来访者发生改变的重要立足点
五、以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看犯罪心理形成
(一)成长环境影响犯罪心理的形成
(二)挫折和缺乏关爱影响犯罪心理形成
(三)个体自身身心素质影响犯罪心理形成
(四)高层次精神需求无法满足影响犯罪心理形成
六、人本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对化解审讯中对抗关系的启发
(一)透过“尊重人的自我价值”帮助保持稳定的审讯情绪
(二)给予“同感”促进善的激发
(三)运用“共情”促进被审讯人的情绪释放
(四)“紧贴当事人”从被审讯人内在促发供述动机
(五)“关心”所传递的爱使人性中的善被激发
(六)“真诚”使人本心理方法不再仅是技术
第五章 沟通分析理论与技术在审讯语言选择与表达中的应用
一、透过分析“自我状态”识别被审讯人心理
(一)自我状态的内涵
(二)自我状态容易发生的问题
(三)“安抚”是自我状态健康发展的基本需要
(四)自我状态与审讯中的心理表现
二、发现“隐藏沟通”识别被审讯人的语义
三、从“漠视、扭曲”中解读被审讯人攻击性行为与语言
(一)漠视与攻击性行为及语言解读
(二)扭曲与攻击性行为及语言解读
四、重视对方“游戏”与“心理地位”,选择恰当语言模式
(一)“游戏”及语言模式
(二)“心理地位”及语言模式
第六章 完形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在被审讯人负性情绪消解中的应用
一、完形心理治疗理论及技术简介
二、根据“场理论”的系统观提升审讯水平
(一)完形心理治疗的“场理论”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