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操作性条件反射与人的行为重复性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由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斯金纳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安装一些装置,使食物可以通过杠杆进行控制,然后将小白鼠或鸽子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自由探索,当偶然间碰到杠杆时就会得到食物,多次得到食物之后,小白鼠之类的小动物会越来越频繁地按压杠杆,也就学会了通过按压杠杆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称之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一个核心观念就是强化。运用某些东西来增加某种反应或行为的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能增加某种反应或行为的东西叫做“强化物”。在上面的实验中,食物就是一种强化物。斯金纳提出了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的概念。正强化即某一行为如果带来使行为者感到愉快和满足的东西,如食物、金钱、赞誉、爱等,行为者就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负强化是指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会增加。即某一行为如果会消除使行为者感到不快和厌恶的东西,如消除噪声、严寒、酷热、电击、责骂等,行为者也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惩罚,即如果某一行为会带来令行为者不快的结果或者会消除令行为者愉快的结果,行为者就会倾向于终止或避免该行为。
桑代克的迷笼
斯金纳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很多现象,比如当前我国很多家长甚为纠结的孩子教育问题。曾看到这样的案例:小孩是整个家庭唯一的第三代,他一出生,就被当作“小皇帝、命根子”,所有人的爱心全部集于一身,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上学进的是收费最高的贵族学校。他头脑里只要有任何要求,不管它多么怪诞、多么不合情理,全家人都会想方设法满足。结果他变得越来越任性、不讲道理、霸道、胡搅蛮缠,任何一件对别的孩子来说顺理成章的事情,一到他这里,便都成了问题。放学回家,一直看电视、玩游戏,不做作业,常常要大人流着泪求他,才勉强去做;小时候,不爱吃饭,经常是奶奶唱个歌、爷爷跳个舞地哄着吃。已经上四年级,晚上起来小便,还要爷爷抱着去。稍有不顺心,就大哭大叫,或者拿不吃饭作威胁,或者将自己关在卫生间不出来,最后只好全家人求他,只要他安静,只要他吃饭,只要他出来,什么愿望都满足他。
在这里,孩子是以哭闹作为满足愿望的手段,而父母的妥协则强化了他的哭闹行为。这样,孩子更有可能在将来以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某种需要的满足。这种控制父母或抚养人的方法会随年龄增长不断升级,以致越来越极端,但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依然是一种儿童式的行为,即缺乏理性、缺乏节制、缺乏解决问题的智慧。这让一些孩子逐步成为问题少年,有的走上犯罪道路而无法回归。犯罪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退行性行为,用儿童的方式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用破坏社会或侵害他人的方式来获得满足,这和他们儿童时期的不良教养方式有关。这些不良教养方式会在审讯活动中继续表现,他们会用同样的方式应对审讯人员的审讯。审讯者可以从这些表现出发,运用强化理论,可以分析出他们的成长经历,进而对他们当前心理有较好的理解,采用更有针对性的语言模式。
在审讯实践中,被审讯人从不交待走向交待,从某种意义说也是强化体验的结果。被审讯人之所以拒不供述,往往与其侥幸心理、错误认知、对立情绪等有着直接关联,因此,审讯人员一般采取出示证据、批驳错误、缓解对立、指明出路等方式,努力将被审讯人引向交待全部犯罪事实、争取从宽处理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审讯人员缓解对立、指明出路,有助于被审讯人感到愉快和满足,使被审讯人消除不快和厌恶。而揭露谎言、出示证据,则是不断强化被审讯人“交待有利、认罪从宽”的意识和态度。透过这些,审讯策略才能与被审讯人的心理合拍,才能产生预期效果。笔者在实践中还发现,缺乏理性、节制的被审讯人,情绪会不断升级,如果顺着他们升级的方向与他们辩驳,如同重复他们儿童时期与父母周旋模式,只会更加激怒他们。也许他们会顾忌审讯人员和被审讯人之间的现实关系不采用语言冲撞,但他们会保持沉默。在这种情况下,暂停对他们的审讯或是改变话题,让他们冷静并回归理性,是一种常用的审讯策略。当然也有的被审讯人是属于那种缺乏智慧的对象,对审讯人员的语言无法理解,于是干脆保持沉默。审讯人员需要善于辨别被审讯人是因为恼怒还是因为智力迟滞而出现沉默状态。智力迟滞、缺乏智慧的被审讯人,心智停留于儿童状态,审讯人员需要用对待儿童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认知引领,如用浅显的道理、对应的案例帮助他们认识他们行为的意义及危害,提升他们的内疚感,促进他们对自己行为进行自我反省。需要指出的是,被审讯人在审讯中的公开对抗情况比较复杂,但也与不当的正强化、负强化有一定的关联。在正强化方面,被审讯人过去听说过、见到的不交待、沉默而侥幸逃避处罚往往会强化他们用沉默的方式对抗审讯,而在负强化方面,审讯人员的态度不好、言词不当也会强化他们的沉默。因此,需要注意不当强化的危害,围绕交待进行强化,激发他们参与审讯的情绪,可以有效地消除被审讯人的沉默情绪,推动审讯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