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自卑理论透视犯罪人的内在心理
(一)自卑理论的内涵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中简述了自卑理论,大意是人类生活于“意义”的领域,每个人都有三条重要联系。第一,我们居住于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无处可逃,需要谋求某种职业,在天然限制下以求保生存。第二,我们并不是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我们四周还有其他人,我们活着必然要和他们发生关联。在同类中获取地位、合作并分享利益。第三,要受爱情和婚姻的束缚,调整自己去适应这种关系。即人类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归纳为职业、社会、性。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反应,都表明他对生活意义最深层的感受。“合作”是保持这些联系维持良好关系的根本途径。生活的意义是对同伴发生兴趣,作为团体的一分子,并对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所有失败者——神经病者、精神病者、罪犯、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不知社会问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最常见的共同特点是合作能力非常低。他们的兴趣也只停留于自己身上。他们争取的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感,他们的成功也只对他们自身有意义。”[6]
“失败者”大概包括这样三类人,他们在儿童时期呈现的基本状况为:第一类,婴儿期因患病或先天因素,而导致身体缺陷的儿童。这类儿童心灵的负担很重,他们很难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除非有很亲近的人能把他们的注意力由他们自身引到别人身上,他们大都只会关心自己的感觉,在以后的生活里还会因为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而感到气馁,甚至还会因为同伴的怜悯、揶揄或逃避而加深其自卑感。第二类,被娇宠坏的儿童。这类儿童期待被人把他的愿望当法律看待,他不必努力就成为天之骄子。通常他会认为:与众不同是他的天赋权利。当他进入一个不以他为注意中心的情境,别人也不以体贴他为目的时,他会失落并觉得全世界都亏待他。他一直被训练为只取不予、不能独立,从不会用别的方法解决问题。当他遇到问题只会乞求别人的帮助。他总是活在“假使他再获得突出的位置,他的情况就会大大地……”被宠坏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我们社会中最危险的一群。他们认为社会对他们充满敌意,而想要报复。惩罚对他们总是不生效,因为“惩罚”只会加强“别人都反对我”的信念。被宠坏的孩子无论是暗中破坏还是公开反叛,无论是以柔术驾驭别人或是以暴力施行报复,他们本质上都犯着同样的错误,即以自我为中心。第三类,被忽视的儿童。这类儿童不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们的生活里没有友善的元素。当他们面临生活困难时,会高估困难、低估自己应付问题的能力及旁人的帮助及善意。他们曾经发现社会对他们很冷漠,从此他就错以为社会永远是冷漠的。他更不知道他能用对别人有利的行为来赢取感情和尊敬。因此他不但怀疑别人,也不能信任自己。
例如:某青年,17岁,看上去白净、文雅,普通话也讲得很好。我们第一次接触他时,感到他不像一般恶习比较深的盗窃犯罪人,倒是像一个中学生。他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原因是他总觉得找不到生活的希望。可是无论和他谈话的人如何寻找他生命中的正能量,转脸,他又陷入无助的状态。这让帮助他的人觉得他像个无底洞,如果不离开,所有的能量都会被吸走。可是当他人和他保持距离后又重新验证了他所谓的逻辑:这个世界没有人会爱他,所有帮助他又离开他的人都是虚伪的人。为了报复这个世界,唯有犯罪才可以让和他有关联的人难过,才可以在内心中获得平衡。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所有和他接触过的人都无法理解。这必须透过探索他的成长经历才可以找到正确答案。原来他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家庭关系的复杂令他在潜意识层次对自己的生存资格是否定的,因此其他人根本无法使他在意识层面发生改变。他的父亲从小就是小儿麻痹症患者,成年以后在农村“买”了一个女人做妻子。该青年出生不久,父母亲就吵架离异。母亲和父亲吵架后,母亲将襁褓中几个月的他放在路边然后离开。奶奶将他带到家里抚养,直到他小学三年级。这期间父亲偶尔来奶奶家看他,但父亲和他不说话。父亲会带东西给邻居小朋友、也会和邻居小朋友玩,但从不来亲他。奶奶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说一不二。三年级那年父亲和母亲都在外面欠了债,奶奶当他的面责备他的父亲和母亲,让他觉得没有资格生存。他决定离家出走,找机会赚钱。他以为他用这个方法只是吓唬一下家人的,哪知道家人竟然不拦着,等着他求助,他坚决不求助。为了报复家人的无情和冷漠,他到外面无恶不作,主要是偷东西,还有就是打架,成了地区的一霸。等到在外面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再求助家人,家人说他在外面干了坏事,自己对自己负责,没有人会相信他。就这样,在内部一方面需要被他人接纳,另一方面又不断遭受否定,这让他的愤怒、仇恨不断在积累。他也曾试图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刮目相看,可是他的文化程度太低,能让他感觉到可以挣钱的地方只有去舞厅当“打手”。可是在这样的地方,他所目睹的全是社会的糟粕,他以为社会就是这样,因此他觉得需要足够恶才可以立足。可是恶的名声并不好听,奶奶不能接受他的恶,生病离开了这个世界。奶奶的离去,又激起了他的罪恶感,让他试图寻找善的世界,心理救助是他寻求善的一种途径。可是他过去的遭遇,让他对帮助他的人充满怀疑,他把过去的关系和心理投射到社会上所有和他有关联的人身上,让每个和他接触过的人都想逃离。这让他又完成了一个“再次验证”。其实,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是基于他的自卑。自卑让他忍受不了奶奶的数落而逃离家庭,自卑让他需要“出人头地”混入不良群体,自卑让他觉得他人对他的肯定都是假的。这种自卑的心理地位让他永远也无法摆脱对自己的不认同。自己都不能认同自己的人,任何他人的力量都不会有办法发生作用。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母亲或重要的抚养人传导给孩子的感情是任何经验也无法替代的。母亲或重要抚养人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会帮助孩子感受到信赖,并将这种信赖扩展至周围的其他人并延续到全部环境。如果这种感情缺乏,儿童未来也很难与他人建立友善、信任的关系。阿德勒曾经论述到:“一个人只要确定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他们的人生态度就为此服务,所有的行动也会与这一目标一致。个人的行为和习惯不管正确与否,也都会遵循这一目标。那些问题儿童、神经官能症患者、酗酒者、罪犯、性变态者的生活方式与他们追求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所以我们指出他们的错误,不会引起任何作用,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如此,行动也必然与其相适应。”他认为这些人即使寻求帮助或他人主动对其进行帮助,结果依然会出现:“一种病症被甩脱后,又会产生新的病症。”“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他选择这一病症的目的,以及这一目的和获取优越感的目的的一致性”[7]的背后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