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31 11:02:27
封面
版权信息
华杉讲透《论语》:修订版(全2册)上册
自序
第一章 学而第一
学《论语》就是要在行动上模仿圣人
不被理解也不生气,才是君子
孝悌是为仁之本
圣人辞不迫切
每天要问自己的三件事
待人要有“父母心”
行有余力再读书
人伦品格是大本,读书学习是末技
有错就改,就是君子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来自祖先的付出
温良恭俭让,不是让人服你,而是让人喜欢你
子欲孝而亲不在,非孝子之言也
礼以和为贵,和亦以礼为贵
慎始才能善终,不搬起石头就不会砸到自己的脚
儒家论学,一是读事、二是读书、三是交友
贫富的价值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我不了解别人
第二章 为政第二
管住自己,是管住别人的最好办法,也是唯一办法
思无邪,真人真心真性情
耻感文化:知耻是做人的底线
孔子学问进阶的六重境界
孝就是不要违背礼节
孝最难的是始终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
读书是为了照做,不是为了解说
孔子三步观人法:视、观、察
温故而知新,关键在温故;不温故,则无以知新
君子对谁都一样,小人却结党营私
学习就是多读书、多实践、多拜师、多交友
成功靠的是简单朴实的积累
最难的是知己无知
为官之道:不说错话,不做错事
人君应“亲贤臣,远小人”
你想别人对你怎样,就要先怎样对别人
自己不变坏,就是对国家最大的政治贡献
诚信则得自由,无信则寸步难行
熟悉历史,就能预知未来
不是你的神,你不要拜;该你担当的事,你不要躲
第三章 八佾第三
君子不敢去做不该做的事,就是有不忍之心
僭越其礼,必觊觎其位
仁是礼乐的根本
如果心中没有真情,礼仪就是虚文缛节
解释圣人之言,往往是各取所需
豪气让人快乐,也给人招祸
射箭竞争论:自己没射中,不能怪别人射中了
敬礼,就是先有敬,后有礼
学问不是嘴上说,而是照着做
仪式的背后是虔诚,是价值观,是民族的精神原力
无神论、有神论、如有神论
君子有独立人格和价值,不找靠山
不要信任,要确认,关键在多问
射箭的礼仪,在于射中,不在于把皮革射穿
本质没了,我们仍然要尊重那形式
儒家的君臣之义:君的本分是礼,臣的本分是忠
儒家的情绪管理:致中和
孔子门下的问题青年:宰我
孔子论管仲:只有经济战略,没有政治理论
易乱为治,必待非常之人
孔子论舜的音乐和周武王的音乐
礼节仪式,需有恭敬相信之心
第四章 里仁第四
世风败坏,责任在“我”
君子不怕吃亏,最怕占人便宜
觉得做人太累,是因为自己有私心
“仁人志士”的原意,就是立志做个好人
仁本来就在你身上,不要舍弃
用道德标准攻击他人,就是最大的恶
从一个人犯的错,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
人生的目标,就是追求真理
我们需要攀比的不是财富,而是自身的进步
君子心中只有义,没有羡慕嫉妒恨
君子戒慎恐惧,小人无所忌惮
一切依照自己的利益来行事,就会招致怨恨
礼的根本精神是让
君子只关注自己的德行,不关注别人
学习难在一以贯之
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
安心做事,接受结果
每个人都缺“德”,做不到见贤思齐,都是见钱思齐
孔子讲孝敬父母的四个要点
“实在”是人的最大价值
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第五章 公冶长第五
要坚持底线,同时又要保全自己
学习即模仿,择友是学习的关键
孔子论子贡:治国安邦之大器,但够不上君子
口才不用太好,够用就行
有本事的人不缺机会,缺的是对自己的认识
性格即命运,读书能转人之性
没有一点点私心杂念,没有一刻停息,才叫仁
有自屈之量,是一种领导力
用志向、意志力,去克服惰气、暮气
不要为利益放弃原则,原则本身就是最大利益
为什么孔子说子贡无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