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10-23 14:54:54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插图
《在泾之阳》编委会
泾河文化研究会简介
写在前面的话
序言
礼失求诸野
第一编 贤才俊彦
在故乡种棵树——怀念李若冰
交往雷抒雁
心香一瓣祭于公
辛亥革命“泾阳三杰”——高又明、柏筱余、高季维先生事略
仲山枫叶红——追忆革命前辈李润诚
泾惠渠畔仰先贤
梁园虽好非吾乡——记中科院院士高鸿先生二三事
花枯香犹存——马林帆老师与《谷口春秋》
追忆王兴林先生
吾侪所学关天意——纪念吴宓先生
太华千仞 泾水泱泱——记西北大学首任专职监督周镛
于右任与泾阳教育事业
南大双甲子 泾阳两先贤
泾河谷口“一撮毛”
社树姚德捐资创办泾干书院
泾干中学创校董事长樊纯如
仁心医德树丰碑——记西安交大二附院原党委书记封英群
随您走过人生路
最好的老师
泾谷摩崖留青史
书法史会记住他的名字
张鸿钧的翰墨人生
秦腔名家周留华
医学伦理学的探索者——记西安交大二级教授王明旭
中国好人三秦善星王永安
跪拜黄土——浅识迟骋其文其人
南方人赵良妙的山水人生
信天游唱出一片新天地——记民营企业家、“三秦善星”张宏忠
第二编 泾野走笔
跨越时空走西咸
云阳采访记
朱子桥:一曲名将之歌
行走泾阳之崇实书院
追忆陕甘味经书院
炎夏酷暑访酒家
泾川大野蕴藏的历史密码和文化符号——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
仲山风物泾水情
故乡采风感怀
何谓“泾河魂”
文王与郑国渠的传说
张家山的石头
邂逅一座桥
巍巍崇文塔
安吴访古
话说郑国渠
历史上最早的天府
从海角寺到水利会馆
郑国庙在哪儿
浅谈引泾与拒泾
管理龙洞渠的王桥人
郑国渠边的外国人
西凤山下蚂蚱声
洪沟是怎么来的
话说郑白“老渠岸”
民国泾惠渠社树管理处
狄道渡觅踪
张家山的石匠
谷口功臣祠
泾阳茯茶丝路之行
第三编 民间拾零
“龙口夺食”话今昔
张家山红石洞
谷口文王庙
谷口乡厨纪事
忆泾河边的“师大农场”
岳家坡的“洋房子”
天下壮县的难处
儿时“过年”
谷口书院今何在
柏(森)子余的商业教育思想
清末民初的泾阳县女子教育
一个传统泾阳商人的成长史
樊家村庙碑与近代民间募捐
泾阳县明清教育资金来源
一座老房子
吴家东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的血缘关系
关中“火炕”
关中地坑窑
话说泾河里捞柴
王桥镇名称沿革
泾水润古镇
民谣与北谷口皮作坊
被历史遗忘的“社树刘”
社树姚家兴衰史
远去的剃头匠
泾水悠悠忆亲情
永远的“南头儿”
我的万年青
怀念祖母
暖暖的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