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1-03 11:39:15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 以个性塑造个性
第一部分 个性化的文本解读
自我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自我救赎
文本解读的准确定位
杨修到底因何而死
《小狗包弟》中的另一只“狗”
周朴园:社会大网中一个普通的结
解读杨绛的心灵密码——《老王》文本细读
细微之处更动人——谈语文教学的细节挖掘
诗情画意的战斗场面——《荷花淀》场面描写的特殊视角
花木兰真的是个“女英雄”吗
教学《杜鹃枝上杜鹃啼》:抓住三条筋脉
孔乙己——中国的“别里科夫”
第二部分 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利用工具,提高效能
运用资源,教出深度
营造情境,增强体验
巧妙设疑,锻炼思维
捕捉“留白”,促进创造
利用板书,点睛深化
第三部分 个性化的思考认识
课改的痛苦
当前语文教学必须树立三种意识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应从“组织方式”向“学科内涵”延伸
与薛永胜老师的对话
儿子暑假作业给我的思考
《雨巷》教后反思
唤醒学生的生命
课堂教学宏观上是预设的,微观上是生成的
课堂应是学生展示才华与个性的舞台
《孔乙己》一课的教后反思
狼很聪明吗
矛盾泥潭中的困苦挣扎——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管窥
《囚绿记》中的生命意识
“讨论”要货真价实
套在语文老师头上的紧箍咒
想一想当初我们是怎么学语文的
向前走一步,风景更美丽——《孔乙己》“同课异构”给予我的撞击
学语文就是学语言
要注重课堂的整体建构
一次集体备课后的反思
“阴阳”结合谓之“道”——论语文教学中诵读感悟与理性分析的融合
语文教师不能做无根的浮萍
语文教学应该营造一个文化的“场”
语文应该“美丽多情”
站在语文教学的门槛前
中学文学作品教学的迷失与出路
语文教育中的两种流弊——“形而上”和“形而下”
语文课改中应当破除的几种迷惑
整本书阅读的思与行
第四部分 个性化的评教论课
文化外衣掩盖下的语文贫血——程少堂先生执教《荷花淀》课例观后有感
难以入睡
语文本体教学的真正践行者——观摩洪镇涛老师执教《乡愁》有感
典型的“课堂美容术”——观摩上海谭轶斌老师执教《美容新术》有感
繁华掌声的背后——观摩湖北江汉油田向阳中学郑凤梅老师执教《俗世奇人》有感
黄群芳拳打“真学习”——观摩湖北武汉第三初级中学黄群芳老师执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感
靓女耀“三峡”——观摩湖北宜昌市第十中学陈靓老师执教《三峡》有感
“智能说”辉映下的语文课造型——观摩北京十二中特级教师王俊鸣老师执教《石钟山记》有感
孤独的讲课人——观摩天津新华中学冯振利老师执教《孤独的收割人》有感
图片宣讲中失落的羽毛——观摩天津实验中学于金倩老师执教《泪珠与珍珠》有感
我站在“我”的对面
新课改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的迷失——观摩天津耀华中学张军老师执教《大道之行也》有感
只见吊书袋,不闻读书声——观摩天津南开中学程滨老师执教《秋兴八首(其一)》有感
第五部分 个性化的随笔写作
哥伦比亚大学——一个纠结的存在——参访哥伦比亚大学有感
拜谒普林斯顿
耶鲁是一个隐者
消失在时间里的繁华
麻省理工学院是一个农夫
哈佛大学是一位绅士
这里的风景美如画
荡舟纽约湾
我站在了联合国的讲台上
伦敦眼
学校与城堡的传奇
参观大英博物馆
伦敦塔揽胜
拜谒帝国理工
剑桥朝圣
摆渡荷兰
遭遇滑铁卢
凡尔赛宫的艺术传奇
我的手被鼠标俘虏了
二十年后才相会
元旦放假后
雪夜,我在城市里
母亲的心
一个人的世界
难舍我家
冬季
孩子们的情怀
爱在,心就在
郭宗昊
马术
李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