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薛永胜老师的对话
2008年暑期,在山东远程研修的平台上和平阴一中薛永胜老师切磋交流,现将交流情况辑录于下。
来凤华老师,我想对你说
薛永胜
但凡对话,都应是双向的
前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争论中理念才能明确,在质疑声中真理才能站得更稳。
来老师并转各位专家:
今天收看了您执教《雨巷》的片断,也倾听了您和各位专家对课堂阅读的真知灼见。说句实话,感到收获颇丰,深受启发。笔者前不久在市评优课上有幸也执教了本课,深有感触。但凡对话,都应当是双向的,现就本节课谈谈自己一点拙见。因为视频播放只是部分,所以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欢迎批评指正。
一、就本节课来说,商榷之处在于以下四点:
(1)教师讲的还是略多。特别是在意象环节处理上,生成的部分太少,以教师代替学生来解读文本,构建情境的现象仍隐约地存在。放手让学生描述他们心中的雨巷,未尝不可,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老师再谈谈自己的体会岂不更好。
(2)教师的范读还有待打磨。能够在课堂上范读,这是大多数语文老师的软肋,很多老师从来没有甚至也不敢在课上进行范读。来老师能够将这样一篇凄迷哀怨的诗歌,充满感情地读出来,确实是让很多老师汗颜的。诵读的基调很到位,声音也很富有表现力,但还没有完全入境。感觉您是在读戴望舒的诗,而不是那个80年前的诗人在读自己的诗。
(3)诗歌教学的诗意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对于这样一篇美文,应当让学生从始至终洋溢在一种江南雨巷的绵绵愁思情境中,整节课应在脉脉的诗歌氛围中完成。您也努力地想将学生带入到这种创设的氛围中,但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一点实现得并不是很好。
(4)课件制作还有待优化。借助多媒体的声音和图像,可以有效弥补学生走进诗人内心的距离。多媒体不仅仅是有色的黑板,应当发挥其直观的优势,创设一种诗歌教学的氛围。
二、就讨论环节来说,有三点困惑:
(1)您说“我在执教《雨巷》的时候,我和很多老师不同的一点,就是没有上来就放名家朗诵的录音,也没有老师示范,为什么?……因为其他老师在执教的时候,一般都是先放范读录音,把学生一下子给拿死了,学生觉得我高不可攀了,没有一种探索的欲望,所以说,我觉得就是读,也要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于诗歌教学中,教师在什么时候范读,这要根据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文本进行相应的安排,不存在孰前孰后、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不是语文教学的实质。韩军老师在执教《大堰河——我的保姆》和《登高》中,开头就是以范读来创设诗歌教学情境,效果就非常的好。个人认为您这节课的诗意不够,很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在开始创设一种江南雨巷的诗意氛围。
(2)阅读不等于就是朗诵。您说“就是说,读也是眼观其文,耳闻其声,心为其引,眼睛看着文章,耳朵听着声音,心里在考虑着这个文章的意思,这是三管齐下,调动人几乎所有的敏锐感官来进行学习,这和自己单纯地进行一项是不一样的,所以说,需要一个人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来实现的效果最佳。就是说,你通过读,增加了接触语言的机会,改善了认知结构,读重要就重要在这儿,它是接触语言的一个最佳机会”。
很显然,您认为只有大声的、充满感情的读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朗诵代表着语文的素养,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是可怕的。但是什么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无定法,读也无定法。您所倡导与践行的这种方式也要根据文本特点来实践。诗歌、散文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满怀深情地读,那么说明文、小说呢?您能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逐层深入地、由表及里地、由感性到理性地读《死海不死》吗?您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地读几遍《李娃传》、《施润泽滩阙遇友》吗?阅读应当是多样的。
3.诵读并不是万能法宝,课堂的精彩还必须要依托知识的落实。诵读代表着理解,但是理解不等于掌握。我们的有些学生读得好,但是落实并不好。我在讲《登高》一诗中,引导学生反复充满深意阅读文本,课堂效果非常好,当堂学生就背下来了。但第二天让学生默写,八句诗,仍有很多错别字。所以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有些老师课讲得很好,成绩却不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当然任何一节课都不是最完美的,通过您的课例,我们获益匪浅,感谢您和各位专家的指导。
后记:作为穷乡僻壤的一名年轻教师,我有过痛苦、有过心酸,常常感到自己在语文这条道路上走得很艰辛,走得很孤独。五年前,带着大学毕业后的豪情我踏上了平阴这片玫瑰飘香的土地,五年后,我却感到自己就像是一个迷路的孩子走在光怪陆离的荒原上。很感谢万福成老师和任尚军老师的培育,然而因为自身资质太差,所以总是有太多的困惑与迷茫。而在这个时候,唯一能帮我解惑的也许就是各位专家。因为对你们期望太高,所以才有犹如见到亲人一样肆无忌惮地倾诉,所以言辞未免过于激烈,但这却是未经过滤和修饰的心里话。对于怎样才算一堂好课的认识,见仁见智,但我认为带有缺憾,能引起讨论与启发的课才是一节好课。没有缺点的课只存在于演员身上,从这种标准上看,您的课就是一节好课。再次谢谢您和各位专家。
与薛永胜老师的对话
来凤华
薛老师,你好!很高兴看到你对《雨巷》这节课的关注。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节课不是一节想怎么上就怎么上的课,它是肩负着任务的课,本课例的产生有其特殊的背景,那就是专题二讨论第一讲的题目“课堂上读书教学的问题案例”这一特定的要求,我这节课的任务说到底不是来展现教学艺术的,而是来体现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读书的。鉴于这样一个背景,一切的渲染手段我都省去了,直接向老师们展现了如何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读书。因此,你指出的“诗歌教学的诗意”的说法,不是我的本意,是课题条件要求使然。
第二点,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我的诵读。你在文中指出“感觉您是在读戴望舒的诗,而不是那个80年前的诗人在读自己的诗”,是的,化身为作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真切体验作者的情感,并形之于声音,那是朗诵的最高境界,但是这种境界只能是一种追求,而不可能是一个固定的标准。朗读者的学养、对文本的理解深度、阅历水平、性格特点、生活经验都或多或少地影响或参与到朗读中来,每个人的朗诵都有自己的痕迹,都是在自我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还原甚至是再创造,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作者的复制。尊重文本、尊重文本的历史意义,还原作者的情感是我们的追求,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有自己理解参与的朗诵也不可能就是对文本的背叛。朗读这种主观性很大的东西,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标准不是恒定的。
第三点,需要说明的。你在文中指出“教师讲的还是略多”。关于讲的多少问题是相对而言的,该讲时“话语如瀑,亦不嫌多”,不该讲时“惜言如金,亦不嫌少”,至于讲的是不是多,要看课堂的具体情况,该引导时不引导,学生就会迷途,不说是不行的;有疑难学生举步维艰,不讲也是不行的;课堂的转换与衔接,不讲也是不行的。新课改来了,倡导学生主体了,我们不要轻易地以为“讲”就错了,就多余了,这是对课改理念的错误理解。讲是教师的责任,关键是看是不是讲到点子上,讲到要害处,而不是以多寡论英雄。
第四点,需要说明的。你在文中指出“课件制作还有待优化”。说实话这个课例,我根本没有制作课件,我只是简单地找了几个能触发学生想象的图片,几段文字。我的理念是,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意象的世界,让学生通过诵读、揣摩语言,走进诗歌的内部世界,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途径,所以,我不倡导语文教学使用课件,《雨巷》教学课件制作的愈华美,本课教学失败得就愈彻底。
第五点,需要说明的。就是范读的顺序安排问题。你在文中指出“对于诗歌教学中,教师在什么时候范读,这要根据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文本进行相应地安排,不存在孰前孰后、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不是语文教学的实质”,不错,但每个人的教学都有自己的考虑和理解,你不认为我这样做是正确的,我也不认为你那样做是妥当的,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争论的价值和意义不大。抛开争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怎么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规律,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我的做法是就本课而言的,并没有广而大之,不具有普适的真理性,请不要脱离具体语言环境而理解。
第六点,需要说明的。你在文中指出“阅读不等于就是朗诵”。是的,阅读的含义非常宽泛,绝对不等同于朗诵,这个常识每个老师都很清楚。在本课例中,我并没有只用朗诵的手段去处理课文,默诵、品读、勾画我都用了,阅读的基本手段几乎都尝试过了。至于我说“就是说,读也是眼观其文,耳闻其声,心为其引,眼睛看着文章,耳朵听着声音,心里在考虑着这个文章的意思,这是三管齐下,调动人几乎所有的敏锐感官来进行学习,这和自己单纯地进行一项是不一样的,所以说需要一个人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来实现的效果最佳。就是说你通过读,增加了接触语言的机会,改善了认知结构,读重要就重要在这儿,它是接触语言的一个最佳机会”。这是就朗读环节而言的,并没有说本文只有用朗诵这一手段去处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第七点,需要说明的。你在文中指出“诵读并不是万能法宝”。我也没有说诵读是万能的法宝,这是薛老师自己的理解。我们探讨的问题就是“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读书”,我就要呈现如何引导学生读书,这样做是为了直观显现引导学生读书的实践,以帮助老师理解讨论这个问题,这种做法有其特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不是信马由缰,这是在做视频案例,有内在的规定性,不能拿它做一般案例来对待。再说我在这个案例上采用诵读,只是阐明课上如何引导学生读书,并没有说所有文章一概采用其例。如果机械理解,那就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任何事情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我们不能切断一切历史和现实来片面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认识才走在正确的路上。感谢薛永胜老师提出的问题和疑惑,给我提供了解释说明的机会,这就是薛老师所说的碰撞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吧。欢迎薛老师参与讨论,愿与薛老师共成长!
后续对话:
薛永胜[学员]平阴县第一中学 发表时间:2008-07-30 22:21:57
来老师:
作为一名小小的学员,能在本次研修中得到您和各位专家如此的关注与指导,我万分感激。除去被管理员删掉的帖子,这篇共计1933字的回帖可以说是创下了本次语文课程研习的多个纪录。将您的帖子下载下来,作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我看了很多遍。每看一遍,都有新的发现与收获。这么多年来,萦绕在我心头的许多困惑变得烟消雾散了,原先许多迷茫的意识,现在也逐渐清晰起来。真的要感谢您和各位专家,给了我们这样的指导。我想这也许才是真正的互动与探讨。
薛永胜[学员]平阴县第一中学 发表时间:2008-07-30 22:30:58
我之所以在论坛中向您这样的权威发起在很多人看来是所谓的“挑战”,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创设一种专家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真正的互动。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如您在帖中所说将“一切的渲染手段都省去了”。这样开诚布公的讨论才不流于形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才能显现。否则,从始至终一片“好好好”、“不错不错不错”的声音,这种状况将是非常可怕的。
薛永胜[学员]平阴县第一中学 发表时间:2008-07-30 22:44:07
感谢您和各位专家为这次卓有实效的研修做出的努力,感谢您和各位专家对我这种异类的包容与厚爱,感谢所有关注本次研习的老师(特别是荣成市第二中学的赵老师)对我本人的鼓励与指导。“在争论中理念才能明确,在质疑声中真理才能站的更稳。”我想本次暑期研习,只有大家真正地走到一起,放下各种顾虑,就一些问题展开对话,甚至是争论,这样的研习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本来,我对省厅的这次暑期培训,心存顾虑,看到您和专家们的如此大度与辛劳付出,看到指导老师不辞劳苦地批阅与指导,看到这么多学员老师的热情地参与,我相信这个平台并不会因为研修的结束而寿终正寝。
薛永胜[学员]平阴县第一中学 发表时间:2008-07-30 23:07:37
教师是一份事业,而不单单是一份糊口的职业。需要的是一种大境界、大智慧。能够与您和史老师这样的大师们对话,我想这对于提升我自己的境界,提高自己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我很钦佩史老师的坚守,我也折服于您的真诚。五年了,从语文的这条道路上一路走来,我有过初出茅庐参加市年会的锐气,有过县市评优课、观摩课的满载而归,也许正是这种经历,养成了我不轻从别人的另类思考习惯。并且在此之前还有那么点得意,岂知有思想并不是一种轻浮与造作,而是一种厚度与境界,一种宁静与从容。谢谢你们教会了这些。
来凤华[课程团队专家] 发表时间:2008-07-30 23:41:53
薛老师,你好!被删掉的帖子就是第七点说明,因为打字仓促,错讹很多,被我删掉,又重发了一次,不要误解。我们需要你这样的有思想的老师,只有碰撞,才有更透彻的交流,碰撞不是交战,是交换思想,不是敌对,是友好交流。有机会到我的博客看一看,百度搜“来凤华BLOG”,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薛永胜[学员]平阴县第一中学 发表时间:2008-07-30 23:43:51
就本节课而言,看了您的说明与精辟的分析后,我感觉对语文实质认识更清楚了。但仍然对几个问题有些困惑,恳请您能做指导与点拨。
首先关于课件使用问题。新课程在经历了“做秀热”、“表演热”后,也渐渐趋于冷静和理性,语文教学走上了回归之路。原先花里胡哨的课件现在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诟病。课件只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这一点是没有错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也应当发挥多媒体课件直观、快捷的优势,老师的观念也应当与时俱进,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它本身是中性的。我们反对为求形式的精美而设计过分华丽的课件,但在不削弱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在诗歌散文教学中如果使用得当,课件在烘托意境、制造氛围上,确实有着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走进浓浓的诗歌意境。由教学氛围为依托,学生入乎其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内心。感觉您在诵读中如果考虑加上些配乐,是否课堂效果能更好些。
来凤华[课程团队专家] 发表时间:2008-07-30 23:56:16
是的,薛老师,你所提到的课件使用问题,值得探讨。我的观点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透过语言去触摸语言背后的世界,然后返回来探究语言表达得精妙”,让学生通过感受语言、领悟语言,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语文教学的本体是指向语言的,语文课要使学生获得语言,这是一个基本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内在体验与思维过程实现的。学生必须接触语言、揣摩语言才能学得语言、习得语言。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所以语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体味、联想、想象,进而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筛选、整理、迁移。这应是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涵泳玩味,正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原著一样。如果一味地以图像直觉取代语言形象,势必会淡化语言训练,弱化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背离语文学习的目标。多媒体之所以是需要的,就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对语言接触、引起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但是多媒体的使用也应严格控制在“帮助学生与语言接触;唤起学生对语言的兴趣”的范围内,而不能取代语言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薛永胜[学员]平阴县第一中学 发表时间:2008-07-31 00:05:26
其次是关于教师范读的问题。我们鼓励和提倡老师“要对文本进行独立的解读和在自我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还原甚至是再创造”,同时也希望“化身为作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真切体验作者的情感,并形之于声音,那是朗诵的最高境界”。那么我们在对学生的要求上,包括对自己的要求上,这两者应当更倾向和追求哪一个方面呢?如何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呢?我个人认为但凡目标,还是高点为好。朗诵还是要以“化身作者”,最大限度去还原诗歌的情境为佳。毕竟“期乎其上,方能及其中,期乎其中,方能及其下,期乎其下,则不及也”。我们在平时对学生的引导上,还是要力求学生达到与作者形神合一的高度,来还原重构文本世界。
薛永胜[学员]平阴县第一中学 发表时间:2008-07-31 00:16:25
是啊,“多媒体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涵泳玩味,会弱化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背离语文学习的目标。”真知灼见啊。这也的确给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提了个醒啊!
真的很抱歉,这么晚了,您还没有休息,如果再跟你聊下去,我真是太残忍了。谢谢您老师,我将会好好看看您的博客,学习之后,再与您交流,再聆听您的教诲。再一次谢谢恩师指点。祝您晚安。
来凤华[课程团队专家] 发表时间:2008-07-31 00:26:56
薛老师,你好!很欣赏你的执着和深入思考。我以为,诗歌的理解要遵循文本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诗歌的产生总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要深刻理解诗歌,必须从恢复文本的原始意义开始,在此基础上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多元解读必须是从文本原始意义的恢复性认知开始,纯粹以现代的情感体验解读历史作品就会失去文本的文学价值。舍弃了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当然就体验不到作品的原始起点意义,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就会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经典文本的阅读教学,联系文化背景,创设情景氛围,恢复原始意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面对年轻的阅读主体(学生),教师要创设语境,让学生走进历史、走近作者,拉近主客体之间的时空距离,从而让学生体味到厚重的人文底蕴是首要的。所以恢复对作品原始历史意义的解读认知,也就是化身为作者去体验是首要的,这是最初的基点,在此基础上再发挥主体性创造,那才是个性化的。因此,基点是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与作者形神合一,高点才是在此基础上的再创造。不知薛老师同意否?
参加国家课程研修归来后的思考
2007年秋季,我有幸以语文课程专家的身份赴北京参加国家课程研修。北京西郊,凤凰岭下,十六个昼夜的坚守,带给我的情感撞击、智慧启迪,久久不能平息。在我省暑期课程研修开始之际,坦诚自己的一些感悟,和即将参加省课程研修的各位同仁共享。
课程研修是对现实的超越。放下讲解、练习、批改、备考,这样繁重、重复、机械,近乎有点枯燥的工作,走进一个激荡情感、放飞心灵、迸发智慧、实现价值、展现尊严的对话世界,不能不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应试教育带来的职业倦怠,让我们感到了现实的无奈和沉重,课程研修对话世界的开启为我们打开了理想生活之门,给予我们专业的引领,精神的放松,智慧的启迪,言说的畅快,收获的激动。我们忽然发现,现实生活中渺小、平凡的“我”也同样和课程专家一样拥有真知灼见,也同样能“呼风唤雨”,引来众多的眼球,也同样获得赞许和掌声,也同样能够出语惊人,语惊四座,也同样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行走在人群中的默然,被众所瞩目所替代,这份成功,使你有一种飞升的快感。一种迥异于现实常态的理想生活,崭新地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着迷、轻松、惬意,让你收获成功、价值和尊严。这份生活的牵引,融进了我们生命、精神和力量,它引导、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从对职业的隔膜感中解脱出来,进入一种全新的生活,这使外在的职业活动化为一种内在的生命活动成为一种必然。
课程研修赋予教师彻底的话语权。没有胆怯和畏惧,没有人际关系的考量与顾虑,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可以畅所欲言,发胸中之郁闷,吐心中之块垒,展独到之己见,抒襟中之情怀,放飞心灵,语言自由,每一个参与的老师都获得了最大的话语权。表达得自由与畅快,轻松与惬意,确立了一个人之为人的尊严与价值,这是对教师生命个体价值的确立和尊重,是对教师生存状态和职业生活的倾听与关注。话语权的赋予,是对教师生命群体的彻底解放。
课程研修实现了真正的智慧碰撞、心灵交流。人在自由状态下的倾吐是那样的本真,本真和本真的相遇,就化为有效的沟通。没有任何遮掩和顾虑的率真表达,更能够激起他人的共鸣和思考,心与心的交流在课程研修的对话空间里被实现了,许多真知灼见迸发了出来,智慧实现了巨大的碰撞,心灵之间获得了真诚的交流。智慧碰撞生成了更高的智慧,心灵交流生成了生生不息的情谊。我们会突然觉得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原来竟是这样的充满魅力、智慧和探索的乐趣,我们之间竟然有着同样的苦乐与悲欢,有着共同的体悟和感触,有着同样的思考和期待,有着同样的职业认同感,有着高山流水的知音之叹,我们的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的美好!
网络平台架设的这个桥梁,可能是暂时的,但碰撞、交流带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永恒的。思考他人,观照自身;乐于探索,勇于言说;相互交流,不断切磋;共享成果,提升自我。这,或许就是我们真实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