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语文的个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营造情境,增强体验

营造情境,增强体验,通俗地说,就是熏陶感染。

“熏陶感染”是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语文新课标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这是对语文教学中“条分缕析”通病的反拨。

“熏陶感染”泛指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杜威说:“一个生长在音乐家的家庭里的儿童,不可避免地使他在音乐方面所具有的任何能力得到激励,而且,相对地说,要比在另一环境中可能被唤醒的其他冲动受到更大的激励。”

我们目前的熏陶感染式教学,老师往往处于不作为的状态。

现在语文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是,语文的形象被淡化,语文的情感被稀释,语文的直觉被斩断,语文的思想被禁锢,语文的灵魂被扼杀,感性之河日渐枯竭。

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曾说,语文教学在于“还原”,向生活还原,向生命还原,要使语言“起死回生”,感性教学,就是要将语言植入学生的感情之中,成为他生命的一种本质。

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这是情境中“情”的作用。

“景”,就是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形象地说,“景”就是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就容易实现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沟通与转化,从而使学习和理解变得容易和有趣。

情景语言是一种诗化的语言,这种语言更具有逼真性、生动性,更具亲和力,它更接近人的生活世界,能更充分或深刻地唤醒或向我们展示经验的生存品质和意义。

初中孩子,理性尚未成熟,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是感性直觉,通过感性的方式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是引领孩子走进文本的重要渠道。

另外,每一个文本都是作者生活经验的凝结和提炼,是文字表征丰富多彩生活的结晶,要想体验文字表征的生活,或者理解生活的文字表征,就要打通文本所描述的生活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打通这种联系的通道绝对不是理性分析,以感性唤起感性,以形象激起形象,以相类似的生活体验沟通起文本描述的生活经验,才是理解文本的正途。

感性唤起情感,理性震撼思想。对于年龄尚小的初中学生,感情的震荡对于心灵的塑造的作用之巨大是其他途径无法比拟的,感性的形象给予孩子灵魂的熏染,是恒久的、根深蒂固的。因此,重视熏陶感染的语文教学,是为学生精神奠基的重要手段,不可忽之。

在一次全国的语文观摩研讨会上,曾听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韩军老师执教杜甫的《登高》,韩军老师的开场渲染,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情境之中。

韩军《登高》导语: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满山遍地都是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只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从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混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的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开场渲染完毕,伴着《二泉映月》低沉的曲子,韩老师把《登高》朗诵了一遍,霎时间,营造的情境如巨大的磁场,把学生一下子抓住了,有的孩子眼里闪烁着感动的泪花,这是一个开篇渲染的成功案例。

还有一次,听一节初中作文课,执教的老师也很巧妙地渲染情境,达到了激发学生尽情倾吐的目的。

开始的时候老师和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刻你们的心里最期待什么?”老师问。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春游!”

“这涉及安全问题……再说,我们的学习也不能耽误……因此,我建议,取消这次活动。”老师的态度有点“暧昧”。

“为什么不让我们去?其他班都去了!”教室里群情激奋,吵吵嚷嚷,有的敲打桌子,有的满脸涨得通红,有的趴在桌子上直生闷气……

“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老师调节着学生的情绪。

这时候,班长站了起来,大有“为民请命”之势,说:“我想问老师,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我更想知道,为什么你们一定要去?”老师非常巧妙地把话引入正题。大家沉默了很久。“你们也许不愿意明说,那你们把你们的理由写出来吧。”

接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上“我们为什么要春游”的作文题。此时的学生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写下了真情流露的作文。

深受这些案例的影响,我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境的渲染,达到了激情怡性的目的。

案例一:我执教苏教版的一篇文章《明天不封阳台》时,有这样一个句子,“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 “这双惊恐的眼睛” 是个细节,值得渲染放大,借机唤起学生对鸽子的同情和怜悯,从而理解作者“明天不封阳台”的行为。

我趁势渲染道:“这双眼睛曾经翱翔万里云天,穿破层层迷雾寻觅回家的路;这双眼睛曾经闪着光彩在蓝天白云下紧盯着翩翩起舞的同伴;这双眼睛曾经敏锐地发现潜藏的危机,使它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人生的灾难;这双眼睛曾充满柔和的光彩,深情地望着自己的母亲;而今它却惊恐地看着我们。到底我们带给了它什么?”

紧紧抓住“这双惊恐的眼睛”这个细节,渲染情景,做大做细,让学生产生震撼和共鸣。

案例二:我在执教《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当讲到文中“女孩的微笑”时,我趁机渲染,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学生。

“女孩的微笑让我想起了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越是美好的事物被摧残,我们越能看到人性的残忍、人性的恶毒。同时,女孩的微笑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力量,微笑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荡尽人们心中的阴霾,正如毕淑敏所说:微笑,即使在地狱里也是盛开的莲花!”

渲染把女孩的美好人性与法西斯的凶残和黑暗的死亡作对比,体现了美好人性的光明,和对法西斯残暴罪行的无情控诉,深深撞击学生的情感与心灵,达到了以情化人的目的。

案例三:执教济南的冬天时,在文章的末尾,说起老舍这个作家时,我想起了一段渲染,引用过来,唤起学生对老舍的深情怀念。

“但是一个充满温情的老舍,一个伟大的人民艺术家,选择以另类的方式在太平湖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芦苇丛生,充满野趣的太平湖填平了,建成了北京地铁修理总厂。人们每天坐着地铁,奔至各自忙碌的生活。但我想,他们的脑子中是不是不应该是空白一片。我一直觉得,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如果保留,哪怕一小块太平湖的芦苇,都不是有害的。这一根芦苇,可以把老舍之死同我们自己的现实生活,同我们目前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挂在一个历史的挂钩上。这不禁让我想起法国十七世纪思想家帕斯·卡尔的一句话:“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所有生物中最脆弱的生物,但这是会思想的芦苇。”

当我们坐在“茶馆”里讲述“骆驼祥子”的故事的时候,别忘记那个“舍弃自我”的人民艺术家。给老舍以我们的温情。

案例四:2016年10月份在大连执教《台阶》时,讲到父亲在安放台阶的开工典礼上,始终佝偻着身子,不能直起腰身,且在众目睽睽之下,手足无措时,我趁机渲染道:“一生处于生活底层的父亲,一生尝尽辛苦的父亲,从来都是默默无闻地做着一个普通人,为这个家庭操劳着,他平淡得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静寂无声。他卑微地活着,从没有豪言壮语,他像一头老黄牛,匍匐在地上,默默地躬耕,从不惹人瞩目,而今,他要建一个高高台阶的屋子,大家都来围观,父亲第一次成为村庄的中心,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成为村庄舆论的核心。父亲毕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父亲从来都是配角,而今成为了此时此地的主角,父亲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个崭新的生活,不知道如何回应这些灼热的目光,这一刻远离了他的生活,令他有腾云驾雾的感觉,他找不到自己了。因此,父亲手足无措了,就像一个在黑暗里待久的人突然被置于强光之下,刹那失明了一样。我那卑微的、从未享受过荣耀的,含辛茹苦的父亲啊!”

这一渲染,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的学生眼中湿润了,被深深地打动了,他想到了乡下的父亲,想起了父亲的艰辛,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共鸣。当语文教育沟通起了他的生活和文学的世界,并强烈震撼着孩子心灵,打动孩子内心的时候,语文教育就成功了。

案例五:我在执教《背影》,当读到“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个经典段落时,我抓住这个细节进行渲染:“令我们感动的不是天天挨在身边的‘爱’和‘腻歪’,而是拉开距离后的‘不经意的一瞥’。当父亲走远,父亲的背影成了一种艺术的剪影,审美的距离拉开,我才体会到父亲这份艰难这份辛苦这份良苦用心。身在福中不知福,整天泡在空气里不知道空气的重要,整天被爱着,却感受不到爱,这种熟视无睹是多么的触目惊心!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次驻足来聆听生活给予我们的恩赐,有多少次停留来感受爱我们的亲人给予我们的爱,许许多多的日子,在不经意中流走,许多爱意和情深也在我们不经意中消失,因为我们的无知无觉,我们不曾感动,我们不曾回馈,我们的浑浑噩噩曾让我们失去了多少次感受爱与温暖的机会,曾有多少次失去了唤起我们爱的热情和爱的崇高的美好时刻。

这段渲染,紧紧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触及学生思想的实际,打动学生的内心,激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对待亲情上的行为,反思自己的淡漠与亲情的隔膜,在情感和态度价值观上给予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教育化在语文中矣。

案例六:在我执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置了一个问题“这是一个______的皇帝和一件______新装”,学生众说纷纭,教师作为平等的阅读主体,也参与进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我谈了我的看法,实质也是一段教育性的情境渲染。

“我觉得这是个玩物丧志的皇帝。你看,这皇帝玩衣服入了迷,不理朝政了,变得无知可笑,昏庸无能,他的缺点很多,但根源只有一个,‘人为物役’,说得通俗点就是做了‘物’的奴隶,自己主宰不了自己了,被‘物欲’牵着鼻子走了,从而丧失了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灵感、思想。

当今社会,不是也有许多人做了金钱的奴隶而丧心病狂地侵吞国家资财,而锒铛入狱吗?利令智昏,使多少人走上不归路!做好你自己,守住你自己,别轻易让灵魂被物质的诱饵钓走,是多么的重要!你不会成为下一个‘穿上新装的皇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