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杜鹃枝上杜鹃啼》:抓住三条筋脉
《杜鹃枝上杜鹃啼》这篇文章旁征博引、涉笔成趣,引用的古今中外知识较多,再加上这篇文章是一篇小品文,主题不先行,不刻意为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显得扑朔迷离,确实不好把握。但我们不必为这些因素所困扰,只需理清作者引用知识的三条筋脉,作者的思想情感脉络就一览无余了。哪三条筋脉呢?
(1)中国诗词里面与外国文学中对杜鹃啼鸣的不同认识。
(2)作者年青时与年长时对杜鹃啼鸣的不同认识。
(3)中国古代医学家、科学家李时珍与中国古代的文人对杜鹃啼鸣的不同认识。抓住这三条筋脉,我们就可以较有深度地开展这堂课的教学了。
一
针对“中国诗词里面与外国文学中对杜鹃啼鸣的不同认识”这一条筋脉,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和句子,反复诵读,然后教师设疑:在中国诗词里和外国文学中杜鹃啼鸣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象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在中国诗词里是愁苦、悲哀的意象;在外国文学中是明快、欢愉、不愁苦的意象。
教师进一步设疑:中、外文化中对杜鹃啼鸣这一现象的观照、认识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
学生讨论后回答: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心灵,造成了人们的依附、脆弱性格,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容易有挫折感、有失意、悲愁心理,他们以这种负向心理观照事物容易带上悲观色彩;而外国未曾经历那么长的专制统治,人的思想比较自由、独立,自主、刚强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滋长。
有学生答:中西方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和习惯,思想方式的不同,导致文化心态的不同。
教师总结,重点解释“移情”:心态、心情不好而看到景物也带有悲愁意味的原因,是“移情”作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因“移情”作用,“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教师拓展性设疑:你们在生活中有“移情”的生活体验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心情高兴时,觉得风是轻柔的,太阳是洋溢着笑脸的;心情沮丧时,叶落、花残、月圆、月缺都是悲伤的。
二
针对“作者年轻时与年长时对杜鹃啼鸣的不同认识”这一条筋脉,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和句子,反复诵读,然后教师设疑:作者在年轻时,年长时对杜鹃啼鸣这一现象的认识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作者年轻时写哀情小说取“瘦鹃”为笔名,说明他也认为杜鹃啼鸣是哀愁的。年长时他认为听到杜鸣愁苦是一种心理作用,而杜鹃啼鸣本身并不愁苦。
教师进一步设疑:同一个人为什么在年轻、年长两个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的观照会有不同的看法?
学生讨论后回答:年轻时阅历不深,知识浅薄,看事物不深刻;年长时人生阅历已深,人情练达,看问题冷静、深刻。
教师拓展性设疑:你们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以前有时看到春花凋残,落叶飘零就觉得生命短促,非常悲哀,现在看来,不就是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吗?
三
针对“中国古代医学家、科学家李时珍与中国古代的文人对杜鹃啼鸣的不同认识”这一条筋脉,也是让学生找出相关段落和句子,反复诵读,然后教师设疑:作为医学家、科学家的李时珍对杜鹃啼鸣是怎样分析的呢?李时珍笔下的杜鹃啼鸣和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杜鹃啼鸣一样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李时珍对杜鹃啼鸣做了客观、冷静的分析。李时珍笔下的杜鹃啼鸣不愁苦,而中国文人笔下的杜鹃啼鸣是一个愁苦的意象。
教师进一步设疑:同样是中国古代的人,李时珍作为一个科学家,和文人对杜鹃啼鸣这一现象的认识为何有如此的差异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科学家和文人感知世界,认识事物的方式不同。科学家重在求真,探索规律,他们务实、冷静、科学、客观,以理性思维见长,而文人擅长想象虚拟,以感性思维见长。
通过抓住以上三条筋脉,我们就可以清楚地领会到作者对杜鹃啼鸣的前后思想感情变化了,同时,我们也从作者身上学到了由表象到本质的深刻的理性思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