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9-12 18:50:01
封面
版权信息
修订版序
前言
第一讲 中国宗教文化的内容和意义
一、主要内容
二、中国宗教概况
三、美国宗教概况
四、宗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五、宗教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讲 宗教的定义
一、国内流行的通俗解释
二、宗教的科学定义(从人的经验角度看)
三、宗教的人学定义(从人的本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角度看)
四、宗教的神学定义(从“天”的高度看)
五、马克思的宗教观
第三讲 祖先崇拜
一、祖先崇拜的基础
二、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
三、夏朝的祖先崇拜
四、商朝的祖先崇拜
五、周朝的祖先崇拜
六、黄帝崇拜是我国古代祖先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祖先崇拜的原因
第四讲 儒家的“天命”观
一、儒家“天命”观的渊源
二、孔子的“天命”观
三、孔子“天命”观的特点
四、墨子的“非命”论
五、孔子“天命”观对古代中国人信念的影响
六、儒家“天命”观的神学化
七、儒家“天命”观的形而上学化
八、儒家“天命”观的意义
第五讲 阴阳五行说的宗教化
一、阴阳说
二、五行说
三、“五德终始”说
四、“五帝”崇拜
五、太一神
六、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第六讲 道教
一、道教概况
二、道教的渊源
三、道教的产生
四、道教的发展
五、道教的兴盛
六、王重阳与全真道
第七讲 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
一、佛教概况
二、佛教传入中国
三、佛教的流传
四、佛教的中国化
五、佛教思想的中国化
第八讲 中国佛教宗派
一、唐代佛教繁荣的条件
二、三论宗
三、天台宗
四、唯识宗
五、华严宗
六、禅宗
七、其他主要佛教宗派
八、中国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
第九讲 信仰及其产生
一、信仰的定义
二、信仰是天人合一的综合表现
三、信仰产生的路径
四、人性信
五、缺乏——信仰产生的事实的前提条件
六、缺乏感——信仰产生的心理原因
七、信念和信赖——信仰自觉与建立的标志
八、自信心和满足感——信仰的功能
第十讲 信仰的发展
一、信仰发展的理性原因
二、本能信仰
三、迷信
四、理智信仰(信念)
五、理性信仰(信念)
六、“天”的信仰
第十一讲 中国古代关于“信仰”的观念
一、古代汉语中“信”字的五种意义
二、古代汉语中“仰”字的意义
三、“信仰”的意义
第十二讲 “神”是什么
一、认识“神”概念意义的方法
二、“超人间超自然”的意义
三、人们所意识到的“神”
四、“神”概念的定义
第十三讲 神存在的证明
一、讨论神存在问题的意义
二、证明神存在的方法
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神存在的朴素论证
四、本体论证明
五、现象论证明
六、墨子对鬼神存在的证实
第十四讲 中国古代关于“神”的观念
一、“神”是“道”的人格化
二、“神”(“天”)的地位
三、中西“神”论的异同
四、对“天”(“神”)的理性理解
五、古代中国“神”(天)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