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3 15:36:45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一
序二
前言
1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理论研究
1.1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与“国家亲权”
1.1.1 “国家的孩子”——以“儿童最大利益”和“国家亲权”原则为视角
1.1.2 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论辩
1.1.3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是最高准则
1.2 少年司法与未成年人检察
1.2.1 少年司法的容错思维
1.2.2 检察机关在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保护中的角色定位
1.2.3 未成年人检察事业需要愚公精神
1.3 刑事实体法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1.3.1 应准确适用“从业禁止”期限
1.3.2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边界
1.3.3 未成年人携带凶器抢夺如何定性
1.3.4 如何认定猥亵儿童罪中的“公共场所当众”
1.3.5 处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人不成立转化型抢劫罪
1.4 刑事程序法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1.4.1 讯问询问未成年人不宜受参与人顺位限制
1.4.2 被不起诉后相关记录应排除查询
1.5 特殊领域中“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适用
1.5.1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处遇与应对
1.5.2 “一号检察建议”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1.5.3 办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应注重被害人心理保护
1.5.4 “虐童”案的办理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2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视角透析
2.1 社会现象评述
2.1.1 儿童不应被忽视
2.1.2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2.1.3 校园欺凌不是玩笑
2.2 热点事件关注
2.2.1 应建立独立的儿童伤害评价标准
2.2.2 未成年人自伤自残行为的治理
2.2.3 未成年人不是工具
2.3 影视剧的启发
2.3.1 《人民的名义》与“国家的名义”
2.3.2 《摔跤吧!爸爸》与“摔跤吧!孩子”
2.3.3 《哪吒之魔童降世》与“留守儿童”
3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与犯罪预防
3.1 校园犯罪预防
3.1.1 突发公共事件中“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之贯彻
3.1.2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治活动应当有趣味性
3.1.3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治活动应当深入群众
3.1.4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治活动应当有参与性
3.1.5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应当形式多样
3.1.6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治课应当具有互动性
3.1.7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治课应该拓宽覆盖面
3.2 公共法治传播
3.2.1 用“战狼”精神守护明天
3.2.2 用强制亲职教育守护明天
3.3 大众法治宣传
3.3.1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事关国家安全
3.3.2 在未成年人心中埋下法治的种子
3.3.3 抓住家庭教育这个“牛鼻子”
3.3.4 百科全书式的教育与保护
4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实际运用
4.1 典型活动
4.1.1 爱国是法治教育永恒的主题
4.1.2 孩子们的热情是治疗高反的“红景天”
4.1.3 巡讲团检察官的中秋节
4.1.4 法治进校园只有进行时
4.2 典型案例
4.2.1 依法严惩校园性侵案
4.2.2 督促健全校园安全机制
4.2.3 未成年人被性侵提前介入案
4.3 典型事例
4.3.1 一纸无犯罪记录证明背后的故事
4.3.2 两个少年的青春之堑
4.3.3 救助生命垂危的未成年人
附章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初心与践行
附章1 志愿
附章1.1 记住自己的志愿
附章1.2 父亲的嘱托
附章2 故事
附章2.1 他的很多面
附章2.2 未成年人保护路上的检察“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