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0-25 20:15:41
封面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部分 耄耊自述
一、故乡
二、亲情
三、政治意识启蒙
四、日机轰炸下的高小阶段
五、抗战与民主气氛中的中学阶段
六、赴北平奔向光明
七、在华北大学天津分校的奇遇
八、开国大典的书生标兵
九、亲历中国人民大学的建校典礼
十、人民大学建校初期的苏式教学
十一、加入中国共产党
十二、反右派运动中受处分
十三、“三年困难时期”的磨难
十四、“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
十五、下放江西“五七”干校
十六、人民大学被解散之谜
十七、国务院工资理论研究小组成员
十八、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写作组成员
十九、参与组织四次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
二十、参与创建中国劳动工资研究会和中国劳动学会
二十一、为人民大学复校做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善事
二十二、创建人民大学劳动经济研究室和劳动人事学院
二十三、对外学术交流
二十四、离休——离而不休
二十五、“钻石婚”——稀有之喜
二十六、道法自然、回归自然
第二部分 文章自选
一、读《绞索勒着脖子时的报告》——为纪念“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人们而写的[1]
二、驳“四人帮”在劳动报酬形式问题上的谬论[1]
三、我国当前劳动就业的几个问题[1]
四、论人力资源开发[1]
五、谨防对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扭曲、干扰和拖延[1]
六、对劳动关系的哲学思考——从中华先秦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1]
七、自然秩序高于人为秩序[1]
八、人性:人类行为的永恒动机——为纪念两个三十周年而作[1]
九、关于21世纪人力资源开发的几个问题[1]
十、我国当前面临的三大问题——2008年对博士研究生的专题报告[1]
十一、人类普世价值与中华传统文化——2009年对博士研究生的专题报告[1]
十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改善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环境——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建院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1]
十三、把中国历代哲人的民主思想转化为现代民主制度[1]
十四、《心路:良知的命运》序言[1]
十五、于光远同志与人大劳动人事学院[1]
十六、真实的人生,平凡的真理——读杨遵道《仁宇八旬自述》[1]
十七、回顾与展望——中国劳动学会创建20周年随想
十八、汉字——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十九、博览群书 交叉联系 继承创新不断完善[1]
附录一 学界及友人评说
一、劳动人事学院教授赵履宽从教65周年研讨会举行
二、人生真谛最可贵——记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赵履宽教授
三、赵履宽:创建中国特色的劳动科学知识体系
四、老院长不老
五、一次牵手情定60年
六、对赵履宽教授讲座内容的摘编及感悟
附录二 汉字楷书——借古论今
一、汉字楷书展示中华文化之真善美
二、汉字楷书作品展示
附录三 赵履宽主要著作目录
一、论文类
二、专著、教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