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8 17:32:54
封面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章 从“疑古”走向“正古”
一、释“古”
二、传统古典学之建立
三、疑古思潮对传统古典学的颠覆
四、“二重证据法”与古典学的重建
五、“释古”及其他
六、“正古”要义
第二章 历史文献之于观念史与行动史研究的不同价值
一、历史文献的形成、类型与特点
二、清华简与今、古文《尚书》
三、《商书》和《周书》的制作时代
四、《虞书》和《夏书》的制作时代
五、结语
第三章 从自然易到道德易而形上易
一、伏羲:自然的《周易》
二、文王:道德的《周易》
三、孔子:形上学的《周易》
第四章 郭店《老子》与老子公案
一、竹简被盗说质疑
二、简本优于今本
三、简本早于今本
四、从简本到今本
五、老聃、太史儋与《老子》
六、从郭店《老子》看文子、关尹子和列子的时代
七、从郭店《老子》看各学派之关系
第五章 关尹和《太一生水》及其与郭店《老子》的关系
第六章 庄子非道家说
一、隐逸家与道家的分野
二、庄子与儒家的纠葛
第七章 孔子学《易》考论
一、关于“《鲁》读”问题
二、“加我数年”章的真正含义与孔子“学《易》”的时间
三、孔子“学《易》”的过程与原因
第八章 从早期《易传》到孔子易说
一、引言
二、关于《系辞》
三、关于《彖》《象》
四、关于《文言》
五、关于《说卦》《序卦》《杂卦》
六、关于帛书《易传》
第九章 《易传》成书与性质若干观点平议
一、关于《易传》作于孔子的观点
二、关于《易传》成书于战国以后的观点
三、关于《易传》属于道家系统的观点
第十章 《孝经》新辨
一、《孝经》的真伪
二、《孝经》的编者与成书时代
三、《孝经》与《左传》等书文字雷同的问题
四、《孝经》的性质与命名
五、今古文《孝经》及其流传
第十一章 《论语》、《论语》类文献与孔子事语
一、《论语》的结集
二、《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及其流传
三、其他《论语》本子及其流传
四、《论语》的修订
五、《论语》类文献寻踪
六、综论各种孔子史料的可靠性
七、孔子事语的史料价值
八、历代对孔子事语的搜集整理
第十二章 儒家八派与战国儒学
一、儒家八派辨析
二、孔子之后儒学流变之大势
第十三章 从古本《礼记》到今本《礼记》
第十四章 公孙尼子其人其书考
一、《公孙尼子》与《乐记》
二、徐复观《乐记》与《公孙尼子》无关说驳议
三、公孙尼子及其学术谱系
第十五章 子思子年寿新考
第十六章 子思书概说
一、南宋以前子思书的流传
二、子思书的文献类型
三、子思书之称谓
四、七卷本《子思子》之价值
第十七章 郭店简《穷达以时》为子思书佚篇考
第十八章 今本《中庸》原属子思书之两篇考
一、旧说献疑
二、今本《中庸》里的古本《中庸》遗章
三、今本《中庸》里的子思佚篇
附录一:《中庸》新编
附录二:《天命》新编
第十九章 《大学》作于子思考
一、旧说平议
二、《大学》与《天命》的内在关联
三、《大学》与子思书佚文的内在关联
四、《大学》的时代特征
五、《大学》出自子思之手
第二十章 《五行》考略
一、作者
二、简本与帛本
三、《说》
第二十一章 《淮南子·缪称训》所见子思《累德篇》考
一、《缪称训》主体部分为子思书佚篇
二、《缪称训》主体部分为《累德篇》佚文
三、《累德篇》佚文与子思其他著作之关系
第二十二章 孟子车非孟子说
一、汉代文献的两种记载
二、子思、孟子时不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