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1-05 16:04:58
封面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观念会通与理论创新丛书”编委会
总序
导论:中国政治哲学史研究的范式建构问题
第一章 中国政治哲学史研究的西方政治哲学参照系及其相关问题
第一节 中国政治哲学史的研究与西方政治哲学史的研究
第二节 中西政治哲学的差异与中国政治哲学的特质
第三节 日常的政治思考与中西政治哲学相互参照的基础
第二章 政治哲学是什么
第一节 政治哲学的非本质主义解说
第二节 政治哲学的主要概念辨析
第三章 中国政治哲学史概观
第一节 中国政治哲学史之发展阶段与历史分期
第二节 中国政治哲学史的问题谱系和思想结构
第四章 中国政治哲学史研究方法论
第一节 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与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
第二节 哲学史研究的“三阶段论”
第三节 理解者的“前见”与文本的解读
先秦政治哲学史研究
第五章 “周礼”的哲学解释与德政的主体奠基
一 周礼与孔子的政治哲学
二 “周礼”的哲学理解与“德政”的思想论述
三 德政的主体奠基及其历史效应
第六章 《老子》规范性政治思考的多重意蕴及其内在统一性探析
一 《老子》政治思想的三种解读
二 《老子》之“道”三义与《老子》“道论”的思想结构
三 《老子》规范性政治思考的理路及其内在统一性
第七章 “正义”与“仁慈”的混淆和“兼爱共同体”的建构
一 墨子哲学与功利主义的纠葛及其疏解
二 墨子政治哲学的思想结构
三 对“政治”的道德审视与政治问题的道德解答
四 “正义”与“仁慈”的混淆及其思想迷误
第八章 对“政治”的疏离和超越
一 遮蔽庄子政治哲学思想的认识根源
二 对“政治”的超越与理想境界的追求
三 对“政治”的疏离和是非之别的解构
四 超越是非之别的政治理想与“治道”论述
五 庄子后学对庄子政治哲学的发展和偏离
第九章 “义利之辨”的政治哲学意蕴与“仁政”的实际可行性问题
一 义利之辨与两种政治思考方式
二 仁政的制度之维与政治权威的传承问题
三 施行“仁政”的条件、时机和人性根据
第十章 现实取向与思想整合
一 合理的制度框架的确认及其衍生问题
二 “治人”与“治法”的统一及其“以儒摄法”的思想取向
三 为政者的德行与智识
四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之分歧及其政治哲学意义
第十一章 天地无私与为政公正
一 文献依据与研究取向
二 “案法而治”的合理性论证与“无为而治”的黄老式解释
三 “道生法”与“执道者生法”
四 从《老子》之“道论”到黄老之学的“道论”
五 天地无私和为政公正
第十二章 形式正义的追求及其局限
一 “非道德主义”的概念分析与《韩非子》之政治哲学解读的思想前提
二 韩非“以法治国”的理想与形式正义的追求
三 形式正义的单向度追求及其局限
附录一 中西文化比较模式与先验哲学框架
一 中西文化比较模式与先验哲学框架之间的相互切换
二 中西文化比较分析与儒家“新外王学”的建构
三 儒家“新外王学”的两次理论重述
附录二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之论说的辨析和反思
一 中国传统政治形态的特质辨析
二 概念分析框架的辨析和反思
三 儒家的“治道”与民主政治
附录三 牟宗三的“开出说”及其理论纷争的回顾与总结
一 “开出说”的特质及其产生的思想根源
二 “开出说”及其理论纷争的梳理和省思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