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从专精特新到世界一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沿着“专精特新”路径加快发展 促进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加快向高质量发展目标前进的关键时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各方的关注与重视,围绕“专精特新”的内涵进行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有着特殊的意义。为此,我谨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对本次特训营的开营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来自一线的企业家、讲课的专家和为筹办此次活动费心尽力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人才交流中心、上海创合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各位相关同志致以敬意。

2008年至2015年,我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参加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工作,与相关同志们一道,推动了国家层面中小企业领军人才项目的落地实施,下发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需要指出的是,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全社会支持的一项大事情。早在1998年,国家经贸委中单独设置的中小企业司,在政府层面组织协调有关工作,于2000年前后提出了以“专精特新”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设想。2011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中小企业面对的困难,我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的同志们形成并提出了以“专精特新”破解中小企业成长困局的想法并开展了相关工作。2019年开始,中央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做出了新的指引,对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确定了新定位。对此,我们既要看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一以贯之,又要体会到新形势下中央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新要求,乘势发展。我想这也是这次培训的初衷之一。下面,我想围绕培训要求,谈一谈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通过“沿着‘专精特新’路径加快发展促进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几点考虑,与大家分享。

一、中小企业要努力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生力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的影响愈加明显,世界正处在一个扑朔迷离、“黑天鹅”频出、“灰犀牛”欲动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领域接连不断出现巨大挑战,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变幻不定的VUCA时代,即以不稳定性(Volatile)、不确定性(Uncertain)、复杂性(Complex)、模糊性(Ambiguous)为特征的时代。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生命力与活力的有机载体,经营状况是宏观经济态势最为直接的反映。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就业的主要领域,是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根本,是经济增长的底盘,是增收入扩消费的源泉。至2021年年末,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在4842万户企业总量中占比达99%以上,容纳了4亿左右的就业人员,关联着成千上万的家庭,中小企业能否顶住市场波动取得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稳定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段时间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群体,由于体量有限、技术含量低、应变力脆弱、运营成本高、抗风险能力不足,背负着巨大困难和压力,一些甚至处在躺倒难以起身的紧要关头。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人民应对挑战、带领广大中小企业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坚定,目标之集中,措施之广泛,力度之空前,要求之具体,前所未有。2022年上半年中小企业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1.8万亿元,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增速高于整体工业,中央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正在逐步显效。

相信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政策效应显现,我国经济体量大、市场空间广、发展韧性足、改革红利多、治理能力强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企业有望重拾发展势头。广大中小企业要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定力,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的方向,唯有认清当前的宏观大势,依据经济规律不断洞察变化,随着市场的变动找准方向调整节奏,用好各项惠企政策,提升自身竞争力,克服困难,坚守阵地,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生力军。只要中小企业能挺得住、立得住,中国经济就会不惧风浪,稳步前行。

二、中小企业要努力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径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中小企业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之后,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分布很广。如何引导帮助中小企业茁壮成长,克服来自环境和自身不利因素的影响,一直是企业、政府、社会关注的问题。各方面的实践表明,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主要特点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往往具有比其他中小企业更强的适应市场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应予以更多的了解与关注。

专业化是“专精特新”企业的首要特征。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具备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其产品和服务在产业链某个环节中处于优势地位,能够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优质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如果有志于向专精特新“小巨人”方向迈进的中小企业,一定要认真地加以思考,首先要做出的决断,就是有没有决心持续深耕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日夜以求,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的一项调查表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70%在一个领域里坚持了十年以上。

巴菲特说过,每个人终其一生,只需要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这是成为高手的秘籍。稻盛和夫说,一辈子专注于一行一业,不厌其烦、终身努力的人,才能成为名人、高手。以盛产“隐形冠军企业”闻名的德国,企业最注重的是“专业精神”,大量“小而专”的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时间短则十年,长则数十年。如果希望挣快钱,就不要选择“专精特新”模式,只有尊重规律、注重专业精神,才能在时间的河流中淘洗出真正有价值的“专精特新”。

精细化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要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建立了精细高效的制度、流程和体系,实现了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细化,形成核心竞争力,其产品或者服务品质精良。精细化管理要达到的效果是以专业化为前提、技术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精细化的境界就是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

日本HardLock工业株式会社是日本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精细化的典范。这家不到50人的日本小微企业,几十年来一直精益求精地对待设计、材料、设备、生产、评测、物流每一个环节,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孜孜不倦地专注于做“绝不松动”的螺丝,在世界上成为令人瞩目的典范。

特色化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制胜秘籍。企业针对特定市场或者特定消费群体,利用特色资源、传统技艺、地域文化或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提供独具特色的产品或服务,达到较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瑞士钟表多年来依靠精美的设计与精湛的技艺稳居世界钟表界顶端,但20世纪70年代日本石英表的崛起,给瑞士钟表造成了致命的打击。瑞士钟表企业依靠独到的设计,将钟表定位在用来体现个人地位的装饰,顽强地夺回阵地。1994年至2009年,瑞士手表在中国申请专利多达170多项,而国产表只有海鸥和飞亚达申请5项专利。目前中国钟表界正在急起直追,张建民先生依靠独特的设计理念,并积极拥抱电商平台,其“玺佳”品牌手表大卖,实现了很好的增长。

新颖化是“专精特新”企业的鲜活标志。企业通过产品、技术、工艺、业态和商业模式等创新,挖掘、引领、满足客户需求,创造价值。新颖化集中表现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产品或者服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前景广阔,具备较高技术含量或附加值,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1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跟踪显示,2022年6月,24.6%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订单量比上月增加。1月至5月,“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8%,比规模以上中小企业高5.2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高于上市企业1.8个百分点。

三、中小企业要通过“专精特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十余年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成为政府部门推进中小企业工作的一个支点。“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部分大型企业应走的道路,有必要深刻认识新阶段如何引导培育更多企业走“专精特新”的道路,激发企业创新驱动、迈步卓越的内在动力,战胜外部危机,进而夯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第一,“专精特新”指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面对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增长的要素条件发生了重要变化,高速增长转向质量与速度并重,更加注重质量。企业的发展方向直接指向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就是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和各项工作谋划;要不断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为高质量发展开掘源头活水。同时,“专精特新”企业用特色化、新颖化来更加充分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开拓企业把握市场的新空间。

第二,“专精特新”呼唤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

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勇于创新、敢于拼搏、追求卓越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专精特新”不只是对企业生产方式、企业产品的描述,本身就是对中国企业家精神风貌的刻画与写照。“专精特新”反映出企业家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喧闹浮躁的市场环境,能够以专注铸专长,深耕专门行业的细分领域,拒绝诱惑,痴心不改;能够以精细提升水平,在技术方面精益求精,在管理方面精准精致,使企业的每一个环节达到最高标准;能够以特色赢得客户,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用鲜明的特点取得市场的最终认可;能够以创新引领发展,以创新赋予产品生命,赢得消费者的心。

第三,“专精特新”勾勒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企业必须及时跟上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的模式变化,才能实现新的发展。“专精特新”的发展就是要求企业必须彻底摒弃一味以规模扩张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的方式,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提高质量、适应需求方不断变化、具备个性的要求方面。企业坚持“专精特新”的模式,更加有利于企业由单纯生产型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以专业、精细的服务延长制造链条,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专精特新”揭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原有工艺、设备、技术、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专精特新”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使得企业的改革和创新得以在快速迭代的基础上持续进行。“专精特新”也要求企业把专门技术的精雕细琢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多元化的发展可能是一定时期和阶段中部分企业尝试的做法,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在制造业领域中,坚持“专精特新”无疑是大多数成功企业的做法,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五,“专精特新”描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以“专精特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可以清楚指出数字化、绿色化是必走路径。绿色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是“专精特新”企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的全新方向。一方面,企业要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通过“专精特新”不断提升碳减排效果,形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动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实现“专精特新”的要求,重塑企业组织和流程,提高效率、降低能耗、降本增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绿色化打造“专精特新”企业的隽永底色,用数字化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坚强架构。

第六,“专精特新”擘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专精特新”企业是新时期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许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产业关键领域发挥着“补短板”“填空白”的关键性作用。当前需要通过构建全门类政策保障、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要素资源配置的“专精特新”服务体系,逐步围绕产业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中小企业要通过“专精特新”持续提升竞争力

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与壮大。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部门正在加快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从规模上看,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单项冠军企业848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万多家,入库企业11.7万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通过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迈上“专精特新”的发展轨道,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范围,显著提升数量。现已组织开展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2022年准备再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3000家以上,以此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万家以上。力争到2025年,以体系化的方法形成“百十万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队,即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体系化的建设要稳扎稳打,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久久为功。

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面,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首当其冲。2021年11月以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文件,明确了培育目标和工作举措,形成了重视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良好氛围。当前尤其要健全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使政府支持工作进一步下沉,切实落到企业身上。在中央形成支持政策之后,地方出台“专精特新”配套政策极为重要。只有加快形成上下贯通的办实事措施,例如,在财税、信贷、融资、用地、用能、引才、市场开拓、绩效评价等方面具体帮扶,才能激励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乘势成长,提升竞争力。当前尤其要做好各项政策的落实。

一是加强产业导向引领企业竞争力提升。加大重点产业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对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企业精心培育和呵护,对属于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的企业积极引导和支持,引导广大企业沿服务型制造的阶梯迈向产业链高端。

二是加强融通创新赋能企业竞争力提升。引导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激发涌现一批协同配套能力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

三是加强融资支持帮助企业竞争力提升。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抓紧落实中央确定的减税降费等一揽子财政政策安排,建立融资信息平台,加强企业与资本的对接,用好各类信贷工具,对精选的优质企业进入直接融资市场和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定向培育。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为标志,为“专精特新”企业创造更多更好的上市机会和发展机遇。

四是加强公共服务鼓励企业竞争力提升。建设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快产学研用的创新体系构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一个科学的第三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价模式,放开赛道、揭榜挂帅,让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都有机会成为“小巨人”。

五是加强培育人才带动企业竞争力提升。完善“专精特新”人才导入机制,引导高校、科研单位培育专项实用型人才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流动。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形成社会人才多种形式向企业流动的机制与氛围。

六是加强集聚发展推进企业竞争力提升。培育一批专注核心业务、生产管理精细、工艺技术独特、创新成效显著、市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打造一批集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数字产业的“专精特新”产业集群和园区,优化“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生态。

“专精特新”企业兴旺,企业群体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我国经济就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可以预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关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选择“专精特新”的赛道,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脱颖而出,迈步卓越,成为各自产业领域的“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带领广大中小企业群体,不惧各种风险挑战,在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新动能,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巨大力量。

(在“专精特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创新增长特训营开营仪式上的发言,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