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时代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多年来,金蝶集团在徐少春主席带领下,一直致力于探索一条以数字化赋能企业的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中国式企业管理及发展之路。新冠疫情发生之后,金蝶集团配合政府部门,帮助中小企业化危机迎挑战,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稳经济促增长的重要部署之际,“第二届成长型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峰会”的召开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智慧企业推进委员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会议方建议的演讲主题是“变局时代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道”,“变局时代”准确抓住了时代的特征和趋势,我想结合当前形势和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大家分享几点看法。
一、认清稳经济新形势,以超常力度支撑中小企业的挺立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生命力与活力的有机载体,经营状况是宏观经济态势最为直接的反映。一段时间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群体,由于体量有限、技术含量低、应变力脆弱、运营成本高、抗风险能力不足,背负着巨大困难和压力,一些甚至处在躺倒难以起身的紧要关头。至2021年年末,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在4600万户企业总量中占比达99%以上,容纳了4亿左右的就业人员,关联着成千上万的家庭,中小企业能否顶住市场波动取得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稳定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中国的中小企业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主体,总体上不仅容纳了庞大的就业人员,而且积累了丰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应该把当前的考验当作一场凤凰涅槃式的淬炼。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人民应对挑战、带领广大中小企业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坚定,目标之集中,措施之广泛,力度之空前,要求之具体,前所未有。中国经济恢复凭借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没有改变。广大中小企业唯有认清当前的宏观大势,依据经济规律不断洞察变化,随着市场的变动找准方向调整节奏,用好各项惠企政策,提升自身竞争力,振奋精神,鼓足勇气,克服困难,坚守阵地,就一定能渡过难关,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生力军。只要中小企业能挺得住、立得住,中国经济就会不惧风浪袭扰,稳步前行。
二、把握强实力新路径,以“专精特新”增加中小企业的韧性
首先,以“专精特新”锻造经济的韧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培育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作,支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已成为重要政策导向。实践证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育的地方,经济往往更具活力和韧性,具备较强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当前要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保护市场主体,加快发展“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排头兵,由于长期以创新为导向,执着专一领域,根系扎得深,基础打得牢,从成长之初开始,就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相对于一般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在面对较大困难乃至严峻挑战时,往往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即便跌倒恢复也比一般企业更快。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带动越来越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将会有力应对风险与挑战,形成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中最为有力的支撑。
其次,以“专精特新”凝练发展的灵魂。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要牢牢把握创新灵魂,鼓励广大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心无旁骛,聚力发展,以专业化和精细化为抓手,以特色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成为产业链上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一环。需要金融部门协力各方,下大力气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企业推进科技创新提供有力金融支持。需要政府部门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共性技术供给,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培育企业创新潜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再次,以“专精特新”突破发展的瓶颈。中国制造业在经济结构、发展质量、核心技术等方面亟待加快弥补短板,特别是解决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大企业是构筑坚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坚实力量,但仅仅据此还远远不够。实践表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国家创新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常常率先实现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出现在有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第一线。
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入骨干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中,不仅能够提升上下游协作配套水平,而且使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有效提高,最终提升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水平。
最后,以“专精特新”抓住需求的核心。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如何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始终赢得用户和消费者的认同,“专精特新”是不二路径。企业“深耕细作”式的生产方式有利于不断提高竞争力,有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在经济低迷、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粗制滥造的产品可能混迹于一时,但最终会被市场抛弃。唯有货真价实的品牌产品才能抓住需求的核心,走到最后。
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抗御经济运行风险,提高产业竞争能力、锻造制造业韧性、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筑牢经济增长基础的关键之举,也是广大中小企业应该选择的发展路径。
三、落实抓机遇新举措,以数字化转型找准中小企业的突破口
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是“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但不少中小企业囿于成本、技术、人才等因素的限制,对数字化转型存在不敢、不会、不能等问题,成为亟待加强的短板。在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要抢抓机遇,趁势发展,把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的突破口。以大力培育生态聚合型平台企业、示范引领型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四类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迈步数字化进程。
一是构建数字化转型新战略。中小企业要积极投身国家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找到发展机会。按照工信部门和地方政府形成的“十四五”时期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措施等投入更多力量,以解决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与现有政策配套协同,突出企业数字化系统建设,整合各方资源,稳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程。
二是抓住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新机遇。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加大基本建设投资的重点,中小企业要把握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机会,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和城市的数字化治理。通过对接大型企业,构建数字化发展的基础性、共性平台,注意平台服务型与制造型的中小企业深度合作,加强数据、产品和内容等的资源整合共享,扩大在线教育、协同办公、互联网医疗、在线文旅等在线服务覆盖面,提升企业数字化服务能力。
三是拓展数字化应用新场景。中小企业应踊跃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积极融入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推出集成应用的数字化场景,推动企业业务和设备上云,建设智慧生产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企业等新生态,发展新型智能产品、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产品新模式,培育数字孪生、云制造、众包设计、虚拟仿真等新业态。
四、坚持求发展新要求,以绿色低碳夯实中小企业的基础
当今世界正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政府郑重承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清楚地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国家层面已经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出台了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中小企业必须深入领会,坚决随行。
企业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力量,大企业义不容辞,中小企业也重任在肩。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批中小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表现十分活跃,不但认识领先、率先起步、数量逐步增多,而且商业模式相对成熟,行业跨度上也很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总体看,按照环保法规开展企业运营,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群体发展的刚性要求和自觉行动;多数企业已有认识,并加以遵守;但主动纳入绿色制造轨道还需要外界营造更佳环境和企业自身更多努力。
同时也应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单位GDP的能耗物耗较高,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相比经济实力远为雄厚的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群体在加速低碳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更大的挑战。我国中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数量的九成以上,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25%~30%。近年来,由于能源管理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生产技术有待改进,中小企业的能耗总量和污染排放总量未能有效下降,一些领域还呈增加趋势。因此,加强中小企业的节能降耗、低碳减排工作,是深度挖掘节能潜力、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现实选择。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长期任务。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压力之际,尤其需要中小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化可持续增长的现实路径,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能源管理经验,利用清洁、零碳、负碳、降碳技术与数字技术重塑我国中小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新动能和新优势,加大先进成熟的绿色低碳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力度。探索以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大型采购方等为纽带,通过绿色供应链建设,推动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开展。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建筑、交通、增加碳汇、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持续不断努力,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五、找准攀高峰新内涵,以企业家精神激励中小企业的信心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是企业的灵魂。中国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成长路径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是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大胆创业、勇于创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并以企业家精神代代相传。中小企业家群体是建立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谈及企业家精神,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要“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党的十九大之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企业家队伍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标志着对优秀企业家精神的保护和弘扬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为今天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振奋精神,不惧暴风骤雨的侵袭,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
抗击市场风浪需要有胆识,坚守企业阵地需要凭精神。经济下行压力下坚持中小企业不躺平,在国家全力改善发展环境的同时,还需要生产要素的支撑,更需要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在当前复杂严峻的氛围中,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应弘扬企业家精神,力求做到:一要坚守爱国情怀,勇于担当。把握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始终坚守与国家要求同频共振,坚守企业,持续发展,专注品质与追求卓越。二要坚守改革方向,创新驱动。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创新投入,向改革要红利,以创新谋发展,迈步“专精特新”路径,敢于挑战产业链供应链的“卡脖子”环节,创建一流企业,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动能。三要坚守诚信理念,守法合规。面对经营困难的局面,绝不放松法律与道德底线;要信守企业诚信价值观,培育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企业文化,做诚信守法经营的表率;努力提高合规经营意识,走质量内涵型发展道路,强化合规经营责任,提升合规经营水平,在法治轨道上提升管理水平。四要坚守社会责任,永续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承担“六稳”“六保”责任,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关心员工生活;着眼长远,履行绿色环保低碳发展义务,积极参与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提高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供给,主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和长期性风险与挑战的行动;关注关心关爱社会。五要坚守国际视野,内外并举。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应新冠疫情防控形势的转变,加强国际交流,通过参与国际专利布局、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创新能力;重视“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机会,争取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大企业合作抱团出海;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增强竞争力,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改善企业盈利水平,提升企业活力。
中小企业兴,经济兴;经济兴,国家兴。相信在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努力下,中小企业群体一定能激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经济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可以预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关注下,广大中小企业群体一定能够不惧各种风险挑战,在筑牢经济稳定基础、迈步“专精特新”路径、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构建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巨大力量。
[在金蝶集团“第二届成长型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北京)峰会”上的发言,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