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绪决定孩子未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情绪易失控?尝试一下积极暂停

我在上家长课时发现一个现象,如果孩子还没到青春期,情绪容易失控的父母,在课堂上会表达自己对吼孩子这种行为的后悔和内疚。

但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情况就完全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容易发脾气的是孩子,而需要观察孩子脸色的是家长。

前几年父母的行为,孩子完整地复刻了下来,并将它还给了父母。

1 控制情绪,是有效改变的前提

很多家长跟我说,育儿的书籍看了一大堆,那些方法看起来都很好,但是脾气一上来,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做出改变的前提,是你能够心平气和地理性思考。

网上有过一个火爆的视频,画面展示的是一位妈妈情绪失控,不顾自己丈夫和身边人的阻拦,拼命撕扯着一个小女孩,让小女孩给自己1岁多的儿子道歉。因为小女孩在玩耍时,从她趴在地上的儿子背上踩了过去。

在这个妈妈暴力为儿子争取道歉时,不但小女孩吓哭了,她自己的儿子也吓得“哇哇”大哭。

可以想象,那个孩子在妈妈的情绪大爆发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或者说,在这个关系里,没有哪一个人的感受是好的。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愤怒、焦虑充斥着每个人的内心。

年幼的孩子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会发怒,他会觉得是自己的原因,会想“我是不是一个惹麻烦的孩子,一个令爸爸妈妈讨厌的孩子”,甚至他会为自己无力让父母高兴起来而难过。这样,孩子会长期处于自我责备的压力状态,而长期在这样的压力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大脑中进行理性思考的前额皮层是会受到损伤的。

所以,家长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试着和情绪共处,而不是被负面情绪牵着鼻子走。

2 情绪稳定的父母,是怎么对待孩子的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创作了一本绘本,绘本名字叫《杰瑞的冷静太空》。

小男孩杰瑞不小心摔倒了,打碎了要送给爸爸的生日礼物——一只陶碗。

他情绪失控了,把家里的门猛地推开,怒气冲冲地走进家门。

妈妈看到孩子后是怎么做的呢?她看了看杰瑞,很温和地说:“我能看出来你很生气,想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杰瑞拒绝了,他不但大声说不,还做了一个发泄愤怒的动作,狠狠地踹了餐桌腿一脚,因为太过用力,他疼得哭了起来。

妈妈张开双臂抱过愤怒的孩子,让孩子在自己怀里一直哭。

当杰瑞终于不哭了,他开始用妈妈教自己的方法,深呼吸了两次,并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

妈妈告诉杰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一定很伤心很难过,这很正常,但是伤害自己,损坏桌子就不好了。除了做深呼吸,在你生气的时候,你还可以做一些什么呢?

当杰瑞回答不知道的时候,妈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引导杰瑞去尝试。

我相信,生活中,如果孩子毛手毛脚打碎了东西,还大哭大闹,在家打、砸、踢,能够忍住不发怒的父母真的不多。

那绘本中的妈妈在孩子有情绪时,是怎么做的呢?

温和地接纳孩子的情绪

人的大脑里有一群神奇的细胞,叫“镜像神经元”,它的功能就是反映和模仿他人的行为。

当孩子生气、愤怒时,正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察觉到孩子此刻的需求,你就会受孩子情绪的影响,变得情绪激动或者愤怒起来。这个时候,两个愤怒的人就会起冲突,相互指责、相互攻击,最后两败俱伤。

如果家长能对孩子的情绪有所察觉就会知道,此刻,接纳孩子的坏情绪,是帮助孩子平静下来的最快速的方式。

允许孩子用哭泣来发泄情绪

很多成年人小时候不被允许哭,所以长大成为父母,也看不得自己的孩子哭。但其实,哭泣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正常的方式。

每个正常健康的孩子,都会有喜怒哀乐。有位家长在课堂上恍然大悟,跟我说:“以前制止我的孩子哭,这不就跟我早上对着天空,制止太阳升起一样荒谬吗?而我却坚持这一行为好几年,还认为理所应当。”

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哭泣的时候,不制止孩子,陪着孩子,可能的话,可以让孩子靠在你的怀里。

没有人可以禁止自己或者别人有情绪。被禁止的情绪不会消失,它会藏在身体的某处,经年累月地影响着身体和心灵。就像弗洛伊德说的:“未表达和承认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现。”

最好的方式是让情绪以健康的方式流动起来,比如哭泣,哭完了,整个人也就好了。

教给孩子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

回想一下,你在日常生活中,之所以不允许孩子生气、愤怒等,真的是不允许孩子有这样的负面情绪吗?其实并不是,你不允许的是孩子在有负面情绪时,选择了不当的处理情绪的方式,比如摔砸东西、踢门、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等。

家长要把孩子生气时的感受和生气时宣泄情绪的行为区分开,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生气,这些是正常的。但需要想一想,下次可以用哪些负责任的、不伤害人的方式,让自己平静下来。

在绘本《杰瑞的冷静太空》里,妈妈并没有在杰瑞出现不当行为时制止他,而是待杰瑞冷静下来,才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让孩子能够明白,作为一个人,有正面和负面的情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且这些情绪没有好坏。可以采取深呼吸等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环境的方式,来释放负面情绪。

家长能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自己允许并接纳所有的情绪,并能区分负面情绪和发泄情绪的行为。

3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绪平和的大人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情绪失控,也不要以不妥当的情绪示范,来教导孩子如何表达感情,比如在家摔东西、暴怒、哭泣……

但负面情绪来了,到底要怎么管理呢?

在《杰瑞的冷静太空》这本书中,妈妈引导杰瑞做了一个“冷静角”,当情绪快要失控时,就主动到冷静角待一会儿,等待自己的情绪变得好起来,这其实是一种适合所有人的情绪管理方式。

在生气的时候,一定不要做决定。美国脑神经博士丹尼尔·西格尔提出,人在生气的时候,没有能力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大脑只会做出进攻或者逃跑的动作。你需要先让自己生气的状态回归到平静,这个时候,大脑才可以恢复理性思考的能力。

妈妈引导杰瑞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意识到自己生气了,先放下需要面对的事情,暂停一会,把自己从生气的状态,调整到平静的状态。

所以,如果家长意识到自己情绪很激动,甚至很生气,可以试试像杰瑞一样,找个地方先让自己平静下来。这个地方也就是“冷静角”。

寻找一个让你自己感觉舒服的地方,给它取个名字,在里面放一些可以让你情绪好起来的东西,比如拇指琴、零食、喜欢的书籍等。

如果这个冷静角是给孩子使用,你们可以一起来建立。记住,让孩子参与越多越好,你不需要去评价他的选择,更不要让他听你的建议。

让孩子选择地方,让孩子布置,并让孩子给冷静角取一个名字。最开始,孩子并不会知道这个冷静角是做什么用的,与其告诉他,不如自己率先使用,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

当你意识到自己情绪快要失控,马上要跟孩子发火,就可以从引起负面情绪的场景或事件中暂时离开,到你的冷静角自行调节情绪。

在我的课堂上,有个妈妈Q分享了她女儿小雪的冷静角。冷静角是她跟女儿一起布置命名的,名字叫“魔法森林”,因为小雪非常喜欢魔法。这个冷静角设置在女儿的衣柜旁边,里面按照女儿的意思堆满了她收集的魔法小玩具。

Q告诉小雪:“以后,当你生气的时候,想哭的时候,你可以到‘魔法森林’里待一会儿,妈妈不会因为你哭闹而生气,在这里谁也不会打扰你,你会慢慢高兴起来。”刚开始小雪并不会主动去她的“魔法森林”,因为她还没有真正明白“魔法森林”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于是,Q率先使用了“魔法森林”。

那天晚上,9点半该睡觉了,可小雪仍然沉迷在她的动画片世界里,Q提醒了几次该关电视睡觉了,可她完全不当回事。Q走过去,关了电视。小雪生气地大喊大叫,还将茶几上的东西都扔到了地上。

Q看见了很生气,因为她跟小雪讲过很多次:生气的时候不要乱扔东西。当Q正要情绪爆发时,她对小雪说:“妈妈现在很生气、很难过,所以我要去‘魔法森林’里待一会儿,让自己平静下来,十分钟以后我会回来。”

Q到了孩子的“魔法森林”里,看到了孩子的玩具和魔法故事(小雪的画),不到两分钟,就慢慢平静下来了!与此同时,小雪也停止了哭泣,来到了“魔法森林”。

看见小雪已经平静了,Q对小雪说:“现在妈妈感觉好多了,不那么生气了,我们聊聊好吗?”

小雪说:“好。”

然后小雪坐在妈妈的腿上,Q跟她说:“妈妈知道你很喜欢看那个动画片,但你答应过妈妈每天晚上9点半要上床睡觉的,对不对?”

小雪说:“可我真的想再看一会儿。”

Q说:“嗯,妈妈明白你的心情。妈妈跟你说,那个动画片明天还会重播的,到时候你再看好吗?”

小雪高兴地说:“好!”

一场战争在即将爆发之前,在“冷静角”里熄灭了,为后续的沟通和解决问题铺平了道路。

家长就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每天模仿家长的行为来学习,尤其是情绪管理,孩子会原封不动地照搬过去。孩子不会听家长说你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他们只会无意识地模仿家长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

你期待几年以后,在家里看到一个怎样翻版的自己,是从容平静,还是易怒易躁,这些都是你自己可以决定的。

Tips

跟孩子商量建立好了冷静角,但为何孩子从来都不用?

建立冷静角的终极目的是让孩子能够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而冷静角只是一个工具,或者是帮助孩子管理好情绪的一个载体。当孩子从来不使用的时候,家长可以:

1.率先使用,孩子会从家长的行为中模仿学习;

2.反思建立冷静角的时候,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意愿。

使用冷静角是孩子照顾自己情绪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孩子需要离开家上学、玩耍,当他能够用其他负责任的方式平静下来的时候,也是极好的,因为家长希望孩子获得的,是无论在哪里,都有觉察情绪和管理好情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