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孕育阶段
自古以来,人类就根据当时的技术条件和认识水平,一直力图创造出某种机器来代替人的部分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以提高征服自然的能力,但是真正对思维和智能进行理性探索,并抽象成理论体系,则经历了相当漫长的一段时期。
早在公元前,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其著作《工具论》中提出了形式逻辑的一些主要定律。他提出的三段论至今仍是演绎推理的基本依据。英国哲学家培根(F.Bacon)在《新工具》中系统地提出了归纳法,还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警句。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发明了第一台机械计算器——加法器(Pascaline),开创了计算机械的时代。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G.Leibniz)在帕斯卡加法器的基础上发展并制成了可进行全部四则运算的计算器。他还提出了“通用符号”和“推理计算”的概念,使形式逻辑符号化。他认为,可以建立一种通用的符号语言及在此符号语言上进行推理的演算。这一思想不仅为数理逻辑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是现代机器思维设计思想的萌芽。英国逻辑学家布尔(G.Boole)创立了布尔代数。他在《思维法则》一书中,首次用符号语言描述了思维活动的基本推理法则。英国数学家图灵在1936年提出了一种理想计算机的数学模型,即图灵机,这为后来电子数字计算机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神经生理学家麦库仑奇(W.McCulloch)和佩兹(W.Pitts)在1943年提出了第1个神经网络模型——M-P模型,开创了微观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奠定了人工神经网络发展的基础。美国数学家马士利(J.W.Mauchly)和埃克特(J.P.Eckert)在1946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1950年,图灵发表论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提出了图灵测试。19世纪以来,数理逻辑、自动机理论、控制论、信息论、仿生学、计算机、心理学等科学技术的进展,为人工智能的诞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和物质基础。在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应用还局限在数值处理方面,如计算弹道等,但是,1950年C.E.Shannon完成了第1个下棋程序,开创了非数值计算的先河。Newell、Simon、McCarthy和Minsky等均提出以符号为基础的计算。这一切使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