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算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2 形成阶段

1956年夏季,J.McCarthy、M.L Minsky、N.Lochester和C.E.Shannon邀请T.More、A.L Samuel、O.Selridge、R.Solomonff、A.Newell、H.A.Simon等10人在美国的Datmouth大学召开了一次学术研讨会,讨论关于机器智能的有关问题。在会上,McCarthy提议正式采用“人工智能”这一术语。这次历史性的会议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从此在美国开始形成了以人工智能为研究目标的几个研究组,如Newell和Simon的CamegRAND协作组、Samuel和Gelermiter的IBM公司工程课题研究组、Minsky和McCarthy的MT研究组等。1956年,Samuel研究出了具有自学习能力的西洋跳棋程序。这个程序能从棋谱中学习,也能从下棋实践中提高棋艺。这是机器模拟人类学习过程卓有成就的探索。1959年这个程序曾战胜设计者本人,1962年还击败了美国Connecticut州的跳棋冠军。1957年,A.Newell、J.Shaw和H.Simon等的心理学小组编制出一个称为逻辑理论机(The Logic Theory Machine)的数学定理证明程序。当时该程序证明了B.A.W.Russel和A.N.Whitehead的《数学原理》一书第2章中的38个定理。1963年修订的程序在大机器上证明了该章中的52个定理。1958年,美籍华人王浩在IBM-740机器上用3~5min证明了《数学原理》中有关命题演算的全部定理(220个),还证明了谓词演算中150个定理的85%。1965年,J.A.Robinson提出了归结原理,为定理的机器证明做出了突破性贡献。A.Newell、J.Shaw和H.Simon等揭示了人在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大致可归结为3个阶段:想出大致的解题计划;根据记忆中的公理、定理和推理规则组织解题过程;进行方法和目的分析,修正解题计划。这种思维活动不仅在解数学题时如此,解决其他问题时也大致如此。基于这一思想,他们于1960年又编制了能解10种不同类型课题的通用问题求解程序(General Problem Solving,GPS)。A.Newell、J.Shaw和H.Simon等还发明了编程的表处理技术和NSS国际象棋机。后来,他们的学生还做了许多工作,如人的口语学习和记忆的EPAM模型(1959年)、早期自然语言理解程序SAD-SAM等。此外,他们还对启发式求解方法进行了探讨。1959年,Selfridge推出了一个模式识别程序。1965年,Roberts编制了可分辨积木构造的程序。1960年,McCarthy在MIT研制出了人工智能语言LISP。1965年,Stanford大学的E.A.Feigenbaum开展了专家系统DENDRAL的研究,并于1968年投入使用。这个专家系统能根据质谱仪的试验,通过分析推理决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其分析能力接近甚至部分超过有关化学专家的水平。该专家系统的成功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智能系统,而且对知识表示、存储、获取、推理及利用等技术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为以后的专家系统树立了一个榜样,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早期的成果充分表明了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蓬勃发展,也使当时的研究者们对人工智能产生了盲目乐观的看法。1997年5月12日,IBM公司的“深蓝”超级计算机才第一次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珀罗夫(Kasparov)。1976年,美国数学家Kenneth Appel等在3台大型电子计算机上用1200h完成了四色定理证明。1977年,我国数学家吴文俊在《中国科学》上发表论文《初等几何判定问题与机械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几何定理机械化证明方法,被称为“吴氏方法”。1980年,吴文俊在HP9835A机上成功证明了勾股定理、西姆逊线定理、帕普斯定理、帕斯卡定理、费尔巴哈定理,并在45个帕斯卡点中发现了20条帕斯卡圆5维曲线。但是,至今仍未有公认的由计算机谱写的名曲,至今计算机仍然缺乏对常识的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