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保险创新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大病保障与贫困:缓解与抑制

合理的制度保障能够有效缓解因病致贫问题。不少学者研究了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对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贺晓娟、陈在余、马爱霞(2012)利用CHNS数据,比较2004年、2006年及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前后的因病致贫率,认为新农合对缓解因病致贫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并没有达到理论上预期的效果。常文虎、赵劲红、邹声金等(2005)研究发现,1998—2003年,北京怀柔区新农合能将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降低到20%~30%。汪潇、薛秦香、高建民、周忠良(2010)通过对互助医疗项目试点县(陕西省镇安县)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在项目运行前后两年(2002年和2006年)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农村互助医疗项目的确有助于降低试点地区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随着灾难性卫生支出界定标准的提升,其在该方面的效果逐渐减弱。王丽丹、江启成、王安珏等(2012)研究发现,安徽省的农村家庭所承担的现金卫生支出负担相对较重,同时灾难性卫生支出有从贫困家庭扩大到相对富裕家庭的趋势。新农合对于降低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但十分有限。闫菊娥、闫永亮、郝妮娜(2012)等通过比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改善效果,发现三种医疗保险制度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但是效果存在差异,依次递减。因此,虽然其他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贫困的发生,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但鉴于作用有限,优化大病保险制度,实现精准健康扶贫,通过制度不断完善切实减轻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