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范例(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检验前过程

5.4 总则

检验前的样品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质量。因此,必须对检验前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以便为临床检测提供合格、有效的样品。

5.4.1 检验前过程定义

检验前过程是指临床医师开出检验申请单到分析测定前的全部过程,包括检验申请表的填写,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运送、贮存和处理等多个环节。

5.4.2 检验申请表

检验申请表中应包括足够的信息,以识别患者和检验申请者,同时应提供相关的临床资料。申请表的格式由检验科和医教处讨论后决定。检验申请表属于服务协议性文件,应定期评审。

5.4.3 原始样品采集程序

原始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前提条件。实验室应制定并实施正确采集和处理原始样品的专用作业指导书,并使负责采集原始样品的人员方便获得这些资料,应在其需要时随时可以得到。

5.4.4 样品的采集和识别

采样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采样。对于患者自行收取标本,须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采样人员根据申请者申请的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和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选择恰当的采样容器、部位以及采样量进行采样。

采样人员在采样前或采样完毕时,必须及时对采集的样品做好标识。样品标识必须与检验申请单相符合。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打印要采集样品的条形码,将条码贴在容器上,再进行采样。

检验科拒绝接收或处理缺乏正确标识的原始样品。当采样人员在采样过程中偏离了采样程序的要求时,采样人员应及时以恰当的方式通知检测人员。否则,因其所产生的后果由采样人员负责。

5.4.5 样品的保存和运送

在作业指导书中,规定检测前样品保存的条件和时间。样品必须在采样结束后,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范围内,并使用指定的保存剂,安全运送到检验科。运送人员应该得到恰如其分的培训,包括安全培训、与标本类型和运送距离相适应的包装的培训等。这应包括如遵守生物危害运输法规、严格的容器的使用、温度控制、防止意外事故或者溢出的告示等。确保所有涉及包装和运输具有传染性材料的人员得到培训。

5.4.6 样品的接收和处理

样品接收人员应对收到的所有原始样品进行记录,包括收到样品的日期、时间、样品的类型和状态描述,以及接收人。对合格样品应及时处理,包括样品的编号、离心和分发等。取自原始样品的部分样本如血清、血浆等,应可以明确追溯到最初的原始样品。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样品应妥善保存或进行适当的处理后妥善保存。

实验室应建立不合格样品的拒收程序,记录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处理措施及责任人姓名。如果接收了不合格原始样品,应在检验报告中说明问题的性质,如果必要,在解释结果时也应说明。

5.4.7 急诊检验样品处理程序

实验室应对急诊检验样品的接收、标记、处理和报告过程制定相应程序。程序应包括对申请表和原始样品上所有特殊标记的详细说明、原始样品送达实验室检验区的机制、应用的所有快速处理模式和所有应遵循的特殊报告准则。

5.4.8 口头申请检验

当检验人员接收到口头申请检验时,应该重读全部的申请以确认抄写的准确性,在检验结果发布前,申请者必须递交正式检验申请(不限于纸质申请)。

5.4.9 附加或进一步检验

已经检验的样品应在保证其性状稳定的条件下,将样品以适当的方式保留于规定的时间,以便能在出具结果报告后可以复查,或做附加及进一步检验,该类检验必须在样品有效保存期内申请。

5.4.10 支持性文件

LAB-PF-003《文件编写与控制管理程序》

LAB-PF-040《实验室信息管理程序》

LAB-PF-004《服务协议评审与管理程序》

LAB-PF-007《咨询服务管理程序》

LAB-PF-022《样品采集与运输管理程序》

LAB-PF-023《样品核收、处理、准备和保存程序》

LAB-PF-033《生物安全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