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拖延症:写给年轻人的7个行动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3/自证预言:从习得性无助走向拖延晚期

对心理学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听闻过“习得性无助效应”。

所谓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即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个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鸣器一响,就施以难受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鸣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跑,而是没等电击出现,就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原本可以主动逃跑的它,绝望地等待着痛苦的降临。

1975年,塞利格曼以一群大学生为受试者,得到了相同的发现。他将这些大学生随机分成三组:给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声,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噪声停止;给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声,但他们可以通过努力使噪声停止;第三组学生是对照组,不听噪声。

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验后,再要求他们进行另外一种实验。这个实验的装置是一只“手指穿梭箱”,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声,而放在另一侧时则不会出现这种噪声。

实验结果显示:在原来的实验中,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使噪声停止的受试者,以及没有听噪声的对照组受试者,他们在“手指穿梭箱”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侧,使噪声停止。然而,第二组受试者,就是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如何都无法让噪声停止的受试者,他们任由刺耳的噪声拼命地响,也不把手指移动到箱子的另一侧。

为了证明“习得性无助”对日后的学习会产生消极影响,塞利格曼又进行了另外一项实验:他要求学生把下列的字母排列成字,如ISOEN和DERRO,可以分别排成NOISE(噪声)和ORDER(秩序)。学生想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掌握34251这种排列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原来实验中产生无助感的受试者,完成这一项任务很困难。

通过习得性无助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当一个人面对不可控的情境时,认识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不可避免的结果后,就会产生放弃努力的消极认知和行为,表现出无助、无望和消沉等负面情绪。同时,习得性无助会进一步恶化当事人的身心状态,影响他的理性判断和学习的能力。

有的孩子一提起学习就蔫头耷脑,磨蹭拖拉,或是只完成不太困难的任务。面对稍有困难的挑战,他们很容易放弃,比如数学成绩不好,他们可能会说:“我就是没有数学细胞,怎么努力也学不好”。之前连接不断地遭遇挫败,他们无力改变现状,就陷入了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自暴自弃。

不只是孩子,成年人也是如此。明明已经出现了三高的症状,却拖着不去通过锻炼身体和调整饮食来改善身体状况,很可能是因为不相信自己会变好,也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前几份工作做得都不太理想,职场人际关系紧张,被同事排挤,被领导忽视,最后又惨遭裁员,而今已经失业三个多月,明知道银行卡里的余额已不足,却还是拖着不去找工作,以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其实是内心不再相信自己,甚至怀疑还会不会被雇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命运是自证预言的过程。人在陷入习得性无助中后,就会不自觉地按照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当你自认为不是读书的料,就算有时间也不会去温习,因为认定了读了也不会懂,结果考试一塌糊涂,然后就对自己说:“我果然不是一个读书的材料。”当你自认为这辈子都不会有人欣赏自己,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延续会让自己变得更差的习惯,暴食、熬夜、懒散,结果真的把生活弄得一塌糊涂。

自证预言在现实生活中被频频验证,实际上就是心理暗示造成的结果。人在对自己进行认识、了解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在自我认知上出现偏差。这种自我设限如同魔鬼之手,在你想要释放潜能的时候,会一把抓住你,让你退缩。最糟糕的是,时间久了,它会让我们在心里默认一个“高度”,并用它来暗示自己:我是不可能成功的。为了避免失败,唯一的选择就是拖延不去做。这一“躲”,很有可能就是画地为牢。

【终结之战】怎样走出“习得性无助”?

塞利格曼指出,消极的行为事件或结果本身并不一定导致无助感,只有当这种事件或结果被个体知觉为自己难以控制和改变时,才会产生无助感。这种归因方式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最终陷入“习得性无助”中。要消除习得性无助感,最重要的是改变不良的归因模式,不要总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尝试把失败归因于努力因素,使自己更加努力。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对于习得性无助具备极强免疫力的主人公安迪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这个世界上可以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就是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许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强者自救,圣者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