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完美主义:想等到万事俱备的那一刻
提起拖延症,很多人立刻会联想到懒散、不自律,其实并非所有的拖延症患者都没有上进心。相反,他们中的不少人对自己要求甚高,倾向用完美主义的方式思考问题,一旦达不到自己设立的标准,就很难全心投入其中,这才诱发了拖延。
可能会有人质疑,连工作任务都完不成,总是拖沓着不去行动,这怎么看都不像是完美主义?其实,完美主义向来不是以工作结果或工作过程来评判的,而是以他们对自己的期待来评判的。关于这一点,我个人深有体会。
我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三年以后,才正式接个案。一直以来,我对心理咨询工作心存敬畏,对每一位鼓起勇气走进咨询室的来访者都充满了敬畏。毕竟,人要直面自己的内心,真是一件艰难又困苦的事。正因如此,我更觉得自身的心理学知识不够完备,哪怕一直坚持不断地走在学习路上,却还是想做更充分的准备,用专业的技能、真诚的态度,协助每一位选择我、信任我的来访者,探寻他们未知的心灵世界。
当身边同辈的咨询师们逐一开始接个案时,我依旧站在这扇大门之外。尽管我已经具备了从业的资质,也准备了很长时间,可我还是在跟自己说:“再等等吧,再多学习学习,准备得更充分一点再开始。”其间有不少读者找过我,想要做心理咨询。我给出的回应是,目前没有时间,也还没有准备好,但可以介绍更有经验的咨询师给他们。给出这样的回应后,读者们多半都不太愿意。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内心的悲伤和痛苦,不是面对任何人都能够说出来的。在屏幕另一端,我能感受到一些读者的失落。
转变的契机发生在我参加中级咨询师系统培训课程之后。开课后不久,我遇见了两位之前共同起步的同学,她们也在心理领域继续深耕,从未停下精进的脚步。与我不同的是,他们已经做了几百个小时的个案咨询,真正踏上了从业之路。
午休时一起吃饭,在谈到某些问题时,我发现他们的见解比我要深入多了。我也没有避讳,说起了内心的犹豫和担忧。我清晰地记得,同学跟我说了一句话:“不存在真正学‘好’的那一天,教学相长就是了。”
回去之后,我一直琢磨这句话,内在的一些东西也开始逐渐清晰。原来,我一直拖延接个案是因为过分追求完美,希望可以协助来访者解决他们的问题,也害怕自己在咨询过程中存在处理不当的情况,所以总希望准备得足够充分,再开始去做这件事情。
事实上,再资深、再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也不一定能够帮助所有的来访者解决问题,也不能做到任何时候都不出现“失误”,因为每个人都有局限性。况且,真的做到完美,也未必是好事。当咨询师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神”,来访者会是什么感受呢?一段优质的咨访关系,应当是相互促进的,真实与真诚都很重要。
解开这一心理症结后,我没有再逃避,也没有再拖延,而是开始正式接受来访者的预约。这件事并不容易做,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在最初的阶段,我也遇到过来访者的沉默与阻挡,但我并没有慌张。事后,我会反思自己在咨询中的处理方式,觉察到哪里有问题或不足时,会思考如何改进;如果真的有困惑,也会主动寻求督导。在这个过程中,我更为真切地领悟到理论在实践中的呈现,如果不是亲自去做咨询,是不可能完全理解的。
生活中的某些拖延行为,其实并不是我们缺乏能力或努力不够,而是某种形式上的完美主义倾向或求全观念使得我们不肯行动,导致最后的拖延。总想着要把事情做到滴水不漏,完美至极,不停地苛求,结果就是迟迟无法开始。
【终结之战】:怎样让适应不良型的完美主义者恢复健康?
完美主义不都是消极的,有“适应型”与“适应不良型”之分。
适应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期望很高,虽然追求完美,可从未忘记尊重现实,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这份“完美”,并不断地为之努力。最终,他们也真的走上了成功之路。
适应不良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可这种期望是不切实际的。说白了,连他们自己都不确信能否实现内心的期待。在期望的同时,他们也会为这份期望懊恼,极力逃避“期望难以实现”的事实。拖延,恰恰就是他们逃避的途径。
怎样才能让适应不良型的完美主义,逐渐回归正常的轨道呢?
要点1:杜绝“万事俱备再行动”
每一个冒险都会带来困难和变化,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即便你这一刻考虑得很周详,计划得很缜密,也无法准确预测最后的解决方案,过程中依然会有意外发生。所以,做好迎接困难的心理准备,大胆去做。
要点2:行动的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
任何人都无法在行动前解决掉所有问题,聪明的人往往是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方案,遇到麻烦积极地想办法解决。
要点3:提醒自己不完美也没关系
当你力求完美,用拖延来延缓焦虑的时候;当你钻牛角尖,为某些瑕疵纠结的时候;当你对某件事物感到恐惧和不自信的时候;当你萌生了贪婪、嫉妒的情绪的时候……都可以提醒自己说:“没关系,没有谁是完美的。”当你承认了不完美是常态,接纳了那个有缺陷的自己时,心里就不会再有拧巴的感觉了。
要点4:不必过分强调细枝末节
细节固然重要,但全局意识更重要。做一件事时,总要在完成的基础上,再去修正和完善;总得先有轮廓和框架,再谈具体的内容。千万不要因为某种形式上的完美主义倾向而导致最后的拖延。
万物有裂痕,光从痕中生。愿你能与自己和解,放下对完美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