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学的课堂境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关注学生在文化课堂上的生命状态

所广一

今天,我们在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帅乡江津举办“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集千年文化之根脉,汲各省名师之精华,大会洋溢着浓郁的文化芬芳。受大赛组委会的委托,要我给在座的各位讲几句话,我想向大家分享几句“真话”:“教育是‘人’学,只有基于此,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是‘文化’学,基于文明,养育人格,这才是教育。”最后还要讲一句“实话”:“教育是‘生命’学,基于生命的课堂,才是文化的课堂。”总之要敬畏文化,构建文化课堂,关注学生在文化课堂上的生命状态。“文化的全部意义,在于回馈生命本身!”这没有半句是“空话”,全是“实话与真话”。

教育是“人”学。教育的对象是有着鲜活思想的生命个体,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思维状态,是我这个置身于文化课堂教学之外的“局外人”所关注最多的一个观察点。当我怀着一种期待和激情,走进课改的前沿阵地:课堂。近距离观察课堂,直接感受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才清醒地发现这里是思想的天地、智慧的原野、理性建构的领域。

谭蘅君先生所创建的“文化教学”先进理念,从“文化育人”的视角思考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性、扩展性地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推进中学课程改革。特别是文化传承与育人理念;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理念;课堂素教、素学、素解、素写理念;学力培养与文化熏陶理念;人格养育与文化拯救理念等。将学生的生命,放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来审视思考,这使“文化课堂”具有了人文关怀的终极意义。

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曾经说:“国语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字或字母用法和段落或句读的问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推广开来,可以说“文化教学”打造的文化课堂是人类川流不息的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命活动的记录和标示。在新课程改革研究中倡导“文化教学”,就是从养育学生人格这个文化特性出发,关怀生命的成长,以人的生命陶养和完整性建构为旨归,提升人的生命境界,培养人生品质,给人以安身立命之本,这是“文化教学”的基点。“文化教学”意在唤醒生命意识、关注生命情怀,拓展生命视野、丰富生命内涵,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人生超越,其教学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人”学的特征。

我认为:“文化教学,是人类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化层面上的交融。”当今教育,正在远离文化,远离生命。值得庆幸的是,第八届年会有近20个省市的老师们怀着对“文化教学”的敬畏和尊崇,来到重庆几江中学研讨教育,追求“生命课堂”和“文化课堂”,为教育的明天谋福祉,让教育成为文化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文化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我是深深敬畏的,因为当下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与文化生活的联系,丧失了育“人”的意义,所以我说“教育是‘人’学”;课堂泯灭了文化的灵性,所以我说“教育是‘文化’学”;学校培育了无根的生命,所以我说“教育是‘生命’学”。

今天,我们相聚美丽的江津,重新开启基础教育的“文化教学”新思维,我看到了教育的美好明天,看到了“生命课堂”“文化课堂”追求卓越的努力,我为此欣慰并感动。谭蘅君先生提倡的“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我非常赞同。这是一种胆识,更是一种气魄,一种胸襟,一种追求。

围绕“文化教学”,我说几了句“真话”和“实话”。生活是诗意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诗意地生存、诗意地栖居。

最后我真心祝愿“推进教育文化化,践行文化兴国”的所有老师们,身体健康,好人一生平安!

谢谢大家。

(所广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该文是所院长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开幕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