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带着伤长大:与内心的父母和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生命需要被宠爱,生命值得被宠爱

除夕晚上,我接连收到六七封邮件(希望能够约咨询),这样的密度是大大超出平时的。我还曾与同道猜想:难道真的一到过年就被逼婚,所以才有这么多人突然需要见咨询师?后来不断参加各种聚会,听到各种故事,才突然意识到:春节是大家集体回归的日子,回到过去的环境,回到熟悉的人际体验,回到也许一直试图逃离的关系中,旧有创伤也就很容易被重新唤起了。如果时空的阻隔还能防御一些痛苦关系的话,这个集体回归的日子把一切美好放大的同时,也会让一切痛苦再现。对于爱的关系,这是一个令人满足的日子;而对于痛苦的关系,这个日子只会令人加倍痛苦。

故事一:“我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我终于有能力离婚。”

离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夫妻关系再不好,离婚也是一个重大的“丧失”。面对“丧失”从来都是我们人类的弱项,更何况,在我们的传统里,对女性是有“不事二夫”的期待的。所以,对于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来说,选择离婚,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非常强大的自我功能。

A的故事很普通,普通到就像是她那一代人的缩影。A也很了不起,她花了十几年去接受心理治疗,在痛苦的浸泡中,逐渐找回了自己。

A是她们家一群女孩里最小的一个。她的爸爸是家族里的长子长孙,也是他们家里唯一的男孩。A的被孕育,是因为奶奶姥姥都认为她的爸妈应该再要一个男孩。所以,A的出生给整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那时,她们家的经济条件已经不允许再多生孩子。这就意味着,A的出生宣告了这个家庭再无生育男孩的可能,也意味着A的出生让父母蒙羞。在A所成长的那个环境,“断子绝孙”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

A是在整个家族对女性有意或无意的贬低中长大的,到她结婚的时候,她的内心依然有作为一个女性的羞耻感。她在很小的时候就曾下定决心,将来一定不能比男孩子差,一定要让父母知道,生女孩也不是坏事。她的这份倔强,后来也成为她婚姻中的绊脚石。

A的丈夫不能说是一个坏人,但不巧的是,他生活在一个男性崇拜的家庭里,所以他的身上自然就有作为一个男孩的优越感。与A结婚后,他也理所当然地期待被A完美照顾而自己不必承担太多义务,同时也等待着A的崇拜,就像他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得到的一样。但是对于A来讲,去满足她的丈夫太难了。如果去崇拜丈夫,她会体验到作为一个女性的羞耻感;如果努力靠自己的能力撑起这个家,她又会感受到被丈夫“剥削”。她没有办法做到一边成为这个家的顶梁柱,一边还可以欣赏和崇拜丈夫。当然,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这都是困难的,但对于A尤其困难。

糟糕的是,她在困境中是不可能得到娘家的一点儿支持的。每当她想跟亲人说一说自己的困境的时候,她的家人都会训斥她,说她不够贤惠。她永远是只能独自面对自己泪水的那个人。所以,她最终选择了去见咨询师。

后来,她的咨询师帮助她“看”到了她的原生家庭中,母亲如何在受虐的婚姻中不断地抱怨却不肯离婚。她的母亲用抱怨不断折磨她的父亲,她的父亲用他的暴戾压制着她的母亲,老两口一辈子生活在彼此折磨中,却绝不选择离婚。他们告诉子女:“我们不离婚全是为了你们!”

可是A和她的姐姐们却一直希望父母离婚,这样就不必每天生活在家人的彼此折磨之中。实际上,当A长大之后,她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家人之间,不仅是父母在彼此折磨,姐妹之间唯一的沟通方式,似乎也是彼此折磨、贬低。似乎每一个人只有战胜其他人,才能获得活下去的机会,就像A从小就感觉应该战胜男孩,才能从父亲那里获得存在的许可。

一个病态的家族中,最早觉醒的人往往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幸运的是,A天生有着极顽强的生存意志,她感受到了家庭关系不对头,便开始了漫长的寻找答案的过程,也开始承受不断被家庭排斥的压力,但是,她坚持了下来。

今年春节见到她,对于她离婚的打算,大家都非常惊讶。谁都想不到,印象里那个柔顺的女孩怎么会有那么强劲的力量离开高职高薪的丈夫,来为自己的后半生做一回选择。她说:“为了我的女儿。别人都说我离婚是在伤害孩子,但我清楚地知道,我离婚的选择才是给予女儿最好的礼物。我希望我的女儿可以从我的选择里明白,作为一个女性,也是有作为人的尊严的,是有权利得到尊重的。我希望她能知道,对于痛苦的关系,她有权利去拒绝、放弃,就像我现在要做的这样。我也希望她能知道,放弃比争取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气,但是只有真正拥有这样的勇气,才能拥有尊严和自由。”

故事二:“当所有伤害深入骨髓,我能做到的,只是不去伤害。”

B的身世很坎坷,我们都知道他从小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曾经,他的父亲当着我们一群小伙伴的面踢他腿窝,想让他当众跪下,并挥舞着笤帚打他的头。他的父亲一边打他一边说着羞辱他的话,只是因为他的父亲不知道为什么事情丢了面子,想用这样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扳回一局,找回一些控制感。可B偏偏是个极不服输的人,他父亲每踢他一脚,他踉跄一下,又挺立在原地,不哭,不求饶,也绝不跪下。这更加激怒了他的父亲,为他招来更多的打骂。

多年后,我们说起当年的这一幕时,他说:“其实,你们看到的都不算什么,比这更厉害的有的是。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我爸爸唯一能找来发泄无能痛苦的,只有我了,而我妈也默许,从来不拦着。也许是因为只有默许了,她才不必被伤害。”

我们问他今年过年是怎么过的,他说:“除夕和初一去看过父母,之后基本没怎么去。”问他父母会不会责备他,他说:“会,但我还是尽量不去见他们。好在他们现在生活能够自理,能不见面就不见吧,省得见一面吵一架。我已经准备好了一笔钱,如果有一天他们生活自理困难了,我会给他们找保姆,甚至找护士照顾他们。但是如果要求我守在他们身边,我做不到。心里的伤谁痛谁知道,我能做到的,只是不像他们伤害我一样去伤害他们。我可以给他们钱,但我给不了他们爱。”

他的经历听得我心惊肉跳。也许因为那些经历太痛苦了,所以他选择了不伤害,不伤害父母,不伤害生活中的其他人,也不伤害自己。他与自己一双儿女的感情非常好,但与妻子间总是有隔膜。我想,一个从小被亲密关系伤害的人,对夫妻这样的亲密关系保持着戒备实在是太正常了。他能够不去伤害别人,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会选择认同父母的方式,而成长为一个施虐者。而他选择了对父母的反向认同,选择了不伤害。这就意味着他需要有足够的定力孤独地长大,需要有足够的力量对抗他成长的环境,拒绝被那个环境污染。

也许,就是他从小不管怎么挨打也绝不低头的倔强帮了他。

故事三:被宠爱过的经历,早已经写进了身体

当我们当年的班花,其实应该是校花,每每出现在同学聚会上的时候,我们都能感受到某种不一样的东西。她当年是我们大家的宠儿,不仅因为她漂亮,还因为她温暖和善解人意。那时候不懂她为什么可以如此被上苍眷顾,现在我知道了,她的所有美好,其实来自一件事:她是一个在家庭中得到过宠爱的孩子。

所以,今年的聚会,我直接问她:“你小时候是不是一直被父母宠着?”于是,她开始滔滔不绝地讲她父母是如何宠爱她的。然后她突然问我:“你怎么猜到的?”

我说:“你可以观察嘛,那些曾被宠爱过的孩子其实很容易识别出来,他们的身形往往是灵巧的,他们的语言也是自由的,他们的面部表情往往也是放松的。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有过被宠爱的经历,所以他们的人际体验是安全的,所以他们有能力在人群中自由地信任他人,也就更有可能建立彼此舒服的关系。简单点说,就是被宠爱的孩子,脾气往往会更好,人际关系也会更好。所以你看看,你走到哪里都不缺少宠爱你的人。”

马上有人反驳我说:某某亲戚家的孩子,宠得不得了,可是最后非常不成器。我说:“你说的那不是宠爱,而是溺爱,好不好?”被溺爱的孩子当然很难顺利地发展,因为溺爱本身就是一种剥夺和贬低。

没想到这一下勾起了这帮盼着当爷爷奶奶的人的兴趣,纷纷问我:溺爱是剥夺的说法算不算一种谬论?于是饭桌变成了书场,我开始给他们“掉书袋”。

说溺爱是一种剥夺,是因为溺爱背后往往有过度满足:当孩子有了需求,还没有去探索的时候,照顾者就自动来满足了。这样,孩子一方面被剥夺了探索的乐趣,失去了学习承受挫折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自恋“膨胀”,认为自己万事都被满足是理所当然的。而满足孩子的人,在满足孩子的过程中,避免了承受因孩子探索失败而产生的焦虑,也可以让自己在孩子面前如上帝般全能,其实照顾者满足的是自己。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因为缺少在真实世界里的学习,所以一旦开始独立面对社会,往往是非常难以适应的。他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不是围着自己转的,不是每个人都天然地放弃他的需要来满足自己的,自己也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自己的努力也不全是可以成功的。一个从小没有机会接触这个真实世界的成年人,突然要去适应这个世界的真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某种程度上,溺爱也是一种伤害,一种甜蜜的虐待,一种对成长体验的剥夺。

被宠爱和被溺爱的孩子是非常不同的。被宠爱的过程,是我尊重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发展道路,所以我不会强迫你必须服从我的想法,但是我会站在你的身后,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扶你一把;我信任你有能力逐渐长大,所以我站在你的身边陪你经历你生命中的成功与失败、高潮与低谷,我始终信任你有能力找到自己的路,你成功时我心怀喜悦与祝福,你失败时我与你分担焦虑与痛苦,但我始终只是陪着你,而不是替代你;我理解你成长的不易,所以我会一直等待,等待你长大,等待你慢慢积累越来越强大的能力,而不是催促你,不会因为你失败而责备你,因为我明白你作为一个渺小的人类,能够存活下来已是不易;最重要的是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漂亮,你有多少光环,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你,我爱你这个人,你这个人的价值并不由那些附加价值所决定,我只是无条件地爱着你。

一个能够在内心确定自己被父母爱着的孩子,哪怕生活是贫穷的,遇到的困难是巨大的,只要内心保有爱的确定感,他就可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也会有自由表达自己可爱之处的勇气。那些保留在内心的爱的影像,我们叫它“爱的客体表象”。一个人,只要内心保有这种影像,哪怕很少,少到可能只是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笑脸,或者邻居的某句不经意的夸赞,就可能有动力努力去改善生命轨迹。而一个内心完全没有爱的客体表象的人,生活中是会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的。很多因为情感痛苦最终选择自杀的人,内心是缺少这样的客体表象的。

所以,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应该有机会享受宠爱,只因为生命本身值得尊重,值得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