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现状分析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学前教育的大发展已成逐年递增的强劲趋势。幼儿园的办园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随着学前教育不断发展,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在国家间不断沟通与交流的同时,不难看到的是发达国家的先进学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得以积极推广,而传统的、民族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逐渐被淡化,甚至被取代。许多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不多,适合幼儿学习的传统礼仪、民间游戏、历史故事、寓言传说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得以传承,这种不容乐观的社会现象必须引起教育者的警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主战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上理应责无旁贷。但现实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较少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例如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其表现如下。
(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不被重视
西方现代文化的渗透、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民族自信心的缺失,导致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处境尴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学生具备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任务。但现实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正确地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他们崇尚西方的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持可有可无的消极态度,甚至是拒绝和排斥。于是,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筛选教学内容、制定评价标准等方面鲜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和侧重,从而导致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比较低下。
(二)教师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教师具备传统文化的素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保障。但实际教育实施中传统文化传承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全面、不突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固定课程设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不现实的,最有效地解决方法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中,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素养,这种复合式知识结构对于专业教师而言可以说是一种挑战,一专多能的教师并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体,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三)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设备短缺
传统文化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其涉猎的艺术领域的内容更加突出,在艺术类技能课程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内容,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有效方法。然而,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存在技能课实训室不足,相关教学设施、设备短缺,授课时间安排不灵活等软件、硬件方面的问题。例如:开展民乐弹奏教学活动的民族乐器数量不充足;适合民族和古典舞蹈、中国戏曲表演的实训服装、道具短缺;用于开展绘画手工活动的多功能教室、展厅没有,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和场地支持。
(四)可利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资源有限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精髓的理解与掌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如果教师一知半解、只知皮毛,何谈学生保质保量地学习与掌握。原汁原味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传统文化专业人员、非遗传承人等相关教育者的直接融入与支持,但实际情况是具有此类专业素质的人员很难完全进入大学课堂中,从而阻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开展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