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褪尽是乡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家乡的童谣

童谣,是朦胧的诗,是淡雅的画,是经典的歌,是蔚蓝的梦……如今,我从遥远的记忆里,轻轻地捡起童谣的碎片,把它做成精美的书签,让它在文字的海洋里徜徉、沐浴,散发芬芳,传承文化,以至永远……

——题记

念着童谣“抓子儿”

听奶奶说,1947年8月13日那天,我家后院枣树上的两只喜鹊,叽叽喳喳地叫了一天。她以为有客人要来,就特别留意,谁知直到日落西山,连客人的影子也没见到。可是到了傍晚,却在我家西厦房里间,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婴啼,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了——他就是我。因在此前一年,我妈妈曾生过一个男孩,但全家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就患“四六搐”夭折了,所以我的出生,立即给这个仍沉浸在郁闷气氛中的穷苦人家,重新点燃了希望之火,带来了满屋子欢笑!——要知道,这可是我家大悲之后的大喜啊!因此,我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受到了全家人的呵护和溺爱。

奶奶说,那年我家种着十二亩地,养着半头小牛(和她娘家弟弟合买的),住着六间对檐厦房;家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姑五口人。爸爸在小学教书,爷爷、奶奶及妈妈在家种地、纺织。全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土改那年,我家划为贫农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