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
我的童年是在童谣中度过的。
听奶奶说,当我还在襁褓中时,就显示出特别倔强的个性:白天狠睡,夜晚狠哭,仿佛故意颠倒时辰和家人作对,闹得他们夜夜不宁。每在这时,妈妈就抱起我,一边有节奏地摇动,一边念起了童谣:
嗷——嗷——,我娃睡。猫推碨(即磨面的磨子),狗点灯,老鼠哭得害眼疼!
这时,我会一动也不动地望着妈妈的脸,似乎是得到了某种满足,然后就不哭了。
有时候,妈妈会变换花样,给我念起另一首童谣:
嗷——嗷——,我娃睡。没啥盖,盖席片。没啥枕,枕棒槌。棒槌滚得咕噜噜,我娃睡得呼噜噜!
时间长了,我竟慢慢地上了瘾——一旦妈妈停止摇动和念叨,我就会立即大哭起来。有时候,甚至会在哭闹过程中,张开小口打个呵欠,然后继续哭闹。妈妈拗不过我,只好搜肠刮肚,给我念起另一些童谣:
红豆豆,绿(音liū)米米,蹲在门口看女婿。东来的,西去(音qì)的,没有一个中意的,把娃看得搓气(生气)的!
我娃乖,吃奶奶,你大(爸)上会(赶集)没回来,提个笼笼拾白菜。他把笼笼撂——啦,我娃看见笑——啦!
妈妈常常都是这样,边念叨边不停地摇动,直到熬至天亮。
但她总不能老是这样熬夜呀!于是我爷爷便根据别人的建议,托人写了张大红纸条,贴在我家门外。上面写的是:
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据奶奶说,过后不久我竟然真的被矫正了过来,夜间再不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