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俄苏文学批评理论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现实与理想:《樱桃园》的直觉阐释

尼·奥·洛斯基是一位哲学家式的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他基于自己的宗教哲学观提出的“具体的理想现实主义”,为我们的文学批评,尤其是经典文本的解读,开辟了一条新的认知途径。本节以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于20世纪初创作的最后一部经典剧作《樱桃园》为例,努力揭示“具体的理想现实主义”在文本阅读和批评方法上的实际价值。

《樱桃园》剧情展示的是一个破落的贵族地主家庭不得不将祖传的樱桃园拍卖出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评论界一般认为,这部剧“形象地反映了贵族地主阶级必然灭亡并为新兴资产阶级所替代的历史发展趋向……”[1]剧中的两个贵族地主的代表朗涅夫斯卡娅及其兄长戛耶夫由于自身的无能和寄生虫生活,虽然前者为人坦诚、单纯,后者也还善良,但是只能够非常无奈地将樱桃园卖给了新兴资产者、实干家陆伯兴。契诃夫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以家庭教师特罗菲莫夫和17岁的安妮雅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身上,他们是勇敢地告别旧时代,憧憬幸福美好未来的一代人。

然而,如果我们以尼·奥·洛斯基的“具体的理想现实主义”批评方法来分析,任何文学文本都只是一个“实体活动者”,而“实体活动者”就是具体的理想存在,这种存在交织着现实存在与理想存在,从而形成“个性”。因此,上述对《樱桃园》的阐释仅仅是从现实存在层面展开的,也就是揭示了文本的现实意义,而尚未对《樱桃园》内涵的理想存在,即超越具体社会现实的层面,进行深入发掘。那么究竟什么是《樱桃园》的理想存在呢?为什么不同时代的读者都会对《樱桃园》感兴趣呢?这显然并非是读者们都感兴趣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社会具体现实的变化,而是恰恰是超越了这一现实的具体性,感触到深层的情感化的理想存在。这就是作品内涵的、任何时代都存在的古老文明与当代文明的情感冲突,就如同北京要建造高楼大厦,而要拆除四合院,南京要拓宽马路,而要拆除城墙,人们在情感上的矛盾和冲突。

显然,《樱桃园》的现实存在与理想存在的交织与融合,构成了剧本的“实体活动者”,造就了自身的独特性(个性)。具体的现实存在避免了理想存在的抽象性,而理想存在又赋予了文学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和普适性。不过,在尼·奥·洛斯基那里,任何现实存在或者理想存在,都是由上帝所决定的,这个上帝就是超越一切的一种元逻辑。这种元逻辑在《樱桃园》中,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和矛盾性规律,对旧的不舍,又对现实的不满,对变化的无奈,又对新的憧憬等等。

尼·奥·洛斯基是用直觉主义来把握上帝的存在的,上帝不是一个有限的具体存在物,而是可以在神秘的直觉感知中被认知的,也就是说读者可以从自己的直觉感知中获得对《樱桃园》意义的把握。随着读者所处语境和心境的变化,《樱桃园》的元逻辑(上帝)就会呈现出斑斓的色彩。任何理性的分析和文本意义的简单归纳,都只会是对《樱桃园》的片面理解,而每一种直觉感知都是对文本意义的一种丰富,这也许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樱桃园》是说不尽的经典吧。

依据尼·奥·洛斯基的具体的理想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应该比日常生活文本更加能够反映生活的真谛,因为文学的认知是永无止境的,直觉主义的阐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没有终极意义的。

[1] 曹靖华:《俄苏文学史》(第一卷),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6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