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技术路线图
本研究的结构安排如图1-2所示。
图1-2 结构安排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核心理论介绍与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结构安排及其创新点。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围绕国内外医患关系质量及医疗服务接触质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相关概念内涵、测量维度、前因变量、结果效应等方面的系统梳理、总结与评述,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确定了研究切入点。
第三章为医患双视角的医患关系质量驱动因素研究。首先,采用患者视角,运用关键事件法,立足于医患关系质量的患者满意层面,从患者体验角度探究医患关系质量驱动因素及其不满的患者的行为反应。其次,采用医院视角,综合运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从制度、医院、患者、社会方面探究医患关系质量驱动因素,明晰从医院方面观测到不满患者的行为反应。最后,对医患双方关于以上问题的认知进行对比分析。
第四章为门诊服务接触质量测量量表的本土化开发。基于服务接触理论,我们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关键事件法、专家法,遵循量表开发的规范性程序,构建中国情境下门诊服务接触质量测量量表。
第五章为基于Kano模型的门诊服务接触质量三类要素识别。由于不同类型质量要素对医患关系质量满意维度提升的贡献程度存在差异,该研究将以第四章开发的门诊服务接触质量测量量表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法搜集患者感知数据,通过调节回归分析方法,识别门诊服务接触质量中的魅力质量要素、一元质量要素和必备质量要素。
第六章为门诊服务接触质量对医患关系质量驱动机理研究。我们以S-O-R理论和线索利用理论为基础,构建门诊服务接触质量对医患关系质量驱动机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结构方程分析、回归分析,验证门诊服务接触质量各维度,包括有形环境接触、医务人员接触、服务系统接触对医患关系质量和患者再就医意愿的影响路径及患者健康状态、感知医疗费用和转移障碍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
第七章为基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的服务流程与资源配置优化研究——以超声科为例。我们以成都某医院超声科为研究对象,基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以资源优化模型理论为基础,通过Arena仿真软件,对超声科患者就诊流程及等待时间进行仿真,从住院患者检查时间调整、资源优化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八章为研究结论和展望。主要对本研究的重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讨论研究结论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同时提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