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行“学长制+导师制”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有效性

唐委校1 王 康2

(1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 250061;2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 250061)

【摘要】 通过对90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调研分析,发现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仅受高校环境及各类资源影响,还与创新意识建立和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及其有效性紧密相关,而本科阶段关键在于大一就开始通过“学长制+导师制”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创新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成为建设祖国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创新意识;学长制;科技创新活动

0 引言

2008年以后,1990年以后出生的学生开始进入大学,2015年时,90后大学生成为全国高校在校生主体。然而,9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不足五成,工科毕业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成绩在用人单位被看重程度居前三位依次为47.8%、42.5%和41.6%[1],但企业普遍认为:90后大学生工程意识不强,实践能力偏差。与80后相比,90后个性张扬,但团队合作能力较差,过于自我;竞争意识强,但功利倾向化明显;思维开阔,但创新毅力缺乏,情绪控制欠佳[2]

为了将工科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等技术人才,各高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通过构建“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从大一便引入工程思想,将知识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优化课内“2+4+3”实践教学环节[1]。构建多元化、多功能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平台,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内外创新实践活动,形成“学着干,自己干,领着干”阶梯式创新能力训练方式[3]。建立“导师制”制度,由专业老师对大学生指导帮助,倡导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基于“大实践”的培养机制[4]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理念,深化校企产学研联合,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和从事专业技术研发的创新实践能力,并在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上给予学生适当的倾斜,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创活动中来[5]

通过持续深入的观察研究发现,目前国内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体系仍存在漏洞,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能单纯只从“能力培养”去思考,应深入挖掘阻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及综合素质水平发展的内在原因,针对性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并以高校环境与各类资源为参考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

1 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学长制+导师制”引导制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意识

意识决定存在,要提高其创新能力,必须首先培养其创新意识。观察历届大学生科创比赛作品,真正达到“创新”水平的作品少之又少,这是因为90后大学生习惯于应试教育,尤其擅长考试,但在创新方面缺乏实践,归根结底,大学生创新能力并无太大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创新意识,只有首先建立起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国内部分高校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制度,由专业导师负责新生引导工作,“导师制”机制运行图如图1所示。经过几年的实践尝试,发现“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新生提供帮助,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从教师方面看,“导师制”无形中会“错位”将教师作为主体,学生仍习惯于服从配合教师。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很难保证随时与学生正常联系;年龄差距使师生之间存在代沟,故实际上大学生与导师联系频率普遍较低。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过控专业学生为例,实施“导师制”近两年来,仅不到10人与导师有保持联系。从学生方面看,大一新生没有任何过渡便从高中封闭式管理跨越到大学思想行动充分自由式管理,往往被各类课外活动吸引并参与其中,但缺乏规划性,浪费时间精力。究其原因,“导师制”由于时间安排等因素无法及时为大学新生提供合适引导,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效果不佳,过多的形式主义反而将导师与学生束缚。

图1 “导师制”下高校师生关系图及现存问题

新生入学后在学长中选出“班级助理”(以下简称“班助”),由班助作为新生与学院之间的联系人,并对新生提供帮助。在“班助制”和“导师制”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学长制+导师制”引导制度,学长和导师共同负责新生引导工作。“学长制+导师制”下师生关系优化模式如图2所示。以机械学院过控专业为例,本科期间除了基础教学外,还包含4个专业设计。本科课程和设计任务是固定的,学长可传授给新生更实用的经验,帮助其将各阶段、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设计阶段,学弟与学长合作进行设计,可提前接触专业设计任务,深化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同时,专业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设计中可锻炼知识运用能力,培养设计观念与创新意识。

图2 “学长制+导师制”师生关系优化模式

各年级学生年龄相近,学长与学弟交流沟通更为方便。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学生都与学长保持不同程度的联系,这也保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学院的各类活动都以“学长制+导师制”为运行基础,在创新实践活动中不断优化师生之间联系方式和渠道,通过学长、导师对新生的帮助引导,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都得到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与创新实践能力。

2 优化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模块,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随着通讯、网络、网购、“外卖”等行业快速发展,很多学生越来越“宅”,大量时间浪费在寝室,降低了大学生与老师沟通的频率及户外运动积极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思维发散,也称为阻碍大学生创新实践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应不断优化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拉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科研结合,帮助大学生摆脱课本和应试中的自我臆想,在企业项目实际生产中进行创造;深入建设产学研一体化模块,加大企业对高校活动的渗入程度,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实践的场所与机会,引导大学生“走出去”,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保驾护航;企业通过协同高校举办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而高校则负责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输出,促进高校优秀毕业生走进企业,提高企业员工整体学历与素质水平,实现互惠共赢。

3 加大企业科创活动参与度,确保奖励制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促进作用

目前国内科技创新类竞赛活动涵盖了电子类、机械类、化工类、设计类等各方面,奖励设置也非常诱人,极大鼓舞了大学生参加比赛的热情与积极性。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评比流程和形式较为简单单一,如图3所示。

图3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流程

这类比赛通常以“证书+奖金+保研”收尾,易对大学生造成“参赛的最终目的是获奖”的误导,使其急功近利,容导致如资助奖金被队员均分、同一项目反复参赛等现象的发生,形成恶性循环,将大学生在创新能力提高的道路上越推越远。且比赛评委往往由高校教师组成,对参赛作品的点评大多基于理论基础,缺乏实践性的检验。

通过“学长制+导师制”与“加大企业参与度”结合,以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及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为目的,优化科创类比赛流程,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节点,让学生在参与创新活动整个过程中,不断强化创新实践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图4为改进后的比赛流程。

图4 改进后的创新比赛流程与奖励机制

3.1 实行“学长制与导师制”指导比赛选题,优化参赛项目选择

倡导大学生同一时间段参加各类比赛活动不超过三个,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推行“学长制+导师制”,为大学生提供正确引导。学长与导师深入了解其参赛项目创新点设计及实施计划等,避免滥竽充数,重点关注该项目是否已在其他比赛中出现过,同一项目允许优化改进,但需要评委决定是否有资格进入复赛,且同一作品参加同类比赛不得超过两次。

3.2 加大企业在创新实践类比赛参与度,加强创新实践活动过程管理

增加企业在创新实践类比赛中的参与度,复赛准备阶段,由企业(或高校)派一名专业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大学生参赛项目准备进程,使比赛过程明了化,杜绝投机取巧。加大评委中企业人员的比例,企业人员在提问时,更重视作品的“市场开发价值”,这类问题往往切中要害,可以明显体现出一个作品的自我定位以及创新水平。通过“以市场检验为标准”对参赛作品进行评价,加强并优化创新实践活动过程管理,使大学生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与能力。

3.3 合理设置各类比赛奖励机制

减少功利化奖励,改变单一的“奖金+证书+保研”奖励机制,降低奖金金额,为获奖团队提供企业实习和毕业后优先面试与优先录取的待遇,形成“参加比赛—获奖参与企业实习—优先录取”的模式,将大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结合在一起,将比赛作为企业选贤举能的试金石,不仅可以极大促进大学生参与比赛积极性,而且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与创新能力提高上有了质的飞跃与进步。

4 总结

创新实践不是独立的过程,它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90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上不仅要看到他们的共性,还要观察到他们的特性。90后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优缺点并存且突出,这也注定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顺应大学生思维发展模式,以“优先培养创新实践意识”为主导建立“学长制+导师制”制度,优化科创比赛流程,通过加大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有效性,从精神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其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学长+导师+企业”三部曲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实现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生玉.大学生就业力调查——基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v.29;No.27223:81-85.

[2] 黄金.“90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3(2):150-151.

[3] 辛绍杰,黄金.本科机械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探索[J].江西教育,2011(7):22-23.

[4] 唐委校,郭冰,宋清华,陈颂英.基于“大实践”的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化工高等教.2011(2):11-13,27.

[5] 范凤娟.浅谈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