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5 川崎病合并ST-T改变
患儿男,5岁,以“持续发热5天,双眼红3天”为主诉入院。
【病史】
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9℃,日发热3~4次,无寒战,口服布洛芬后热可退,伴颈部淋巴结肿痛。腹泻,排稀水便,每天2~3次。就诊于当地医院,静脉滴注红霉素治疗4天,发热无好转,腹泻及颈部淋巴结肿痛较前改善。3天前出现双眼红,无分泌物,无痒感。2天前就诊于我院门诊,予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及头孢甲肟治疗2天,热不见好,就诊当天以“川崎病?”收入小儿心脏科。患儿病来精神差,有一过性睡眠增多,现已好转,食欲差,现二便正常。
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及其他传染病接触史。
个人史:
G1P1,足月顺产,生后发育良好,疫苗按时接种。
过敏史:
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
无家族遗传代谢病史。
【体格检查】
T 37.5℃,HR 120次/分,RR 27次/分,W 37kg。神清,状态佳,反应可,周身未见皮疹,双眼球结膜充血,无分泌物,口唇红,无干裂,可见杨梅舌,卡斑不红,咽充血,咽部无疱疹,扁桃体Ⅱ°,无脓苔附着,双侧颈部淋巴结可触及肿大,最大者1.5cm×1.0cm左右,活动可,有触痛,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律齐,未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肢端温,指趾端无脱皮,肛周红,伴脱皮,双手足无硬肿,脑膜刺激征阴性,双侧巴氏征阳性。
【辅助检查】
入院当天血常规:WBC 18.2×109/L,NE 80.4%,Hb 107g/L,PLT 390×109/L;CRP 318mg/L,ESR 55mm/h;NT-proBNP 1792pg/ml,超敏肌钙蛋白T、同工酶质量、肌钙蛋白I均正常。心电图:窦性心率,T波低平,ST段略下移(图5-1)。
【初步诊断】
不典型川崎病。
图5-1 发热6天心电图:T波低平,V3-6ST段略下移
图5-2 发热7天心电图:大致正常
【治疗】
1.阿司匹林30~50mg/(kg·d),分3次口服非特异性抗炎,双嘧达莫3~5mg/(kg·d),分2~3次口服防止血小板聚集。
2.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1g/(kg·d),连用2天。
3.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左卡尼汀营养心肌治疗。
入院第2天,未再发热。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图5-2)。
入院第3天:化验肝功能ALB 28.40g/L。
【补充诊断】
低蛋白血症。
【进一步治疗】
1.静脉滴注白蛋白1g/(kg·d),连用2天。
2.入院第4天,双手指甲与皮肤移行处脱皮。体温正常超过48小时,阿司匹林减量为3~5mg/(kg·d),分1~2次口服。
【更正诊断】
川崎病。
入院第6天:复查:血常规WBC 11.1×109/L,NE 57.1%,Hb 104g/L,PLT 613×109/L;CRP 15.40mg/L,ESR 31mm/h;ALB 45.0g/L;NT-pro BNP 225.2pg/ml。心脏彩超:冠状动脉显示清晰,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略增宽,宽2.9~3.4mm(图5-3),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增宽,宽4.5~5.8mm(图5-4)。
图5-3 病后12天心脏超声:LCA主干轻度增宽3.3mm
图5-4 病后12天心脏超声:RCA内径增宽,宽约5.8mm
【补充诊断】
1.右侧冠状动脉瘤。
2.血小板增多症。
入院第7天:患儿体温仍正常,临床症状均好转,预约出院。
【出院医嘱】
1.继续口服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
2.口服果糖二磷酸钠溶液、左卡尼汀营养心肌,1周后复查。
【出院诊断】
1.川崎病。
2.低蛋白血症。
3.右侧冠状动脉瘤。
4.血小板增多症。
病后2周:心脏超声: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略增宽,宽2.9~3.4mm,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增宽,宽4.4~5.3mm。
病后3周:心脏超声: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宽约3.1mm,管腔较均匀,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增宽,宽4.4~5.3mm。
病后4周:心脏超声: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宽约3.2mm,右冠状动脉主干可显示长度约35mm,内径增宽,宽约5.5mm,其内未见确切血栓样回声(图5-5)。
病后5周:心脏超声: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宽约3.1mm,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增宽,宽约5.4mm。
病后2个月:心脏超声: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宽约2.5mm,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增宽,宽4.4~5.9mm(图5-6)。
图5-5 病后1个月心脏超声:RCA主干内径宽约5.5mm,其内未见血栓样回声
图5-6 病后2个月心脏超声:RCA主干内径增宽,4.4~5.9mm
病后3个月:心脏超声:左冠状动脉正常,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增宽,宽3.4~5.5mm。
病后6个月:心脏超声:左冠状动脉正常,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宽3.3~3.6mm。
病后7个月:心脏超声:左冠状动脉正常,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宽约2.3mm(图5-7),左右冠状动脉内径未见限局性增宽。
图5-7 病后7个月心脏超声,RCA 2.3mm正常
【诊治解析】
1.患儿诊断明确:①持续发热5天;②颈部淋巴结可触及肿大;③双侧球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④口唇红,可见杨梅舌;⑤指端出现脱皮,肛周红、伴脱皮;⑥心脏超声提示右冠状动脉瘤样扩张;⑦其他:化验回报血常规结果为WBC>15×109/L,Hb 107g/L,PLT 390×109/L;CRP>30mg/L,ESR>40mm/h,NT-proBNP 1792pg/ml。
2.川崎病呈自限性经过,多数预后良好,有15%即使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仍会发生冠状动脉病变[1]。本例患儿治疗规范,但患儿仍并发冠状动脉瘤。有资料介绍并发冠状动脉瘤的危险因素有:①男孩;②年龄<6个月或>3岁;③发热持续2周以上或再次发热;④心脏扩大,有心律失常;⑤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0g/L,且持续不恢复;白细胞>16~30×109/L;血小板>1000×109/L;血沉>100mm/h,或持续5周以上仍不下降;⑥复发的病例[1]。Kobayashi等[2]在文章中也提出了KD并发CAL的高危评分指标理论:①血钠≤133mmol/L(2分);②AST≥100U/L(2分);③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8(2分);④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开始治疗时间在病程4天内(2分);⑤CRP≥100mg/L(1分);⑥PLT≤300×109/L(1分);⑦年龄≤12个月(1分)。总积分为11分,如果综合评估积分在7分以上,则为KD并发CAL的高危人群。该例患儿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80.4%、CRP 318.00mg/L,综合评分仅为3分。
3.该例患儿入院后CRP、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明显升高,心电图T波低平,ST段略下移,提示有心肌损害,这些均与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瘤相关。张永兰和杜忠东[3]就曾报道川崎病患儿CRP升高与并发动脉瘤相关。
4.本例患儿7个月右侧冠状动脉瘤回缩至正常范围,建议进一步完善冠状动脉增强CT检查,因为该检查能观察冠状动脉的全貌,特别是冠状动脉的中远段,在诊断钙化、血栓、狭窄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有利于判断预后,是一种有价值的川崎病追踪随访的检查[4]。
(孙 乐)
【参考文献】
[1]薛辛东.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Kobayashi T,Inoue Y,Takeuchi K,et al.Prediction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unresponsiveness in pati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Circulation,2006,113(22):2606-2612.
[3]张永兰,杜忠东.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10):742.
[4]于宪一,王虹,侯阳,等.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2):89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