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艺术(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新变化

1.新的课程观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1)课程不是固定知识的载体,也不再是绝对真理的代表。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地进行知识交流的中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地生成知识的有效手段。因为,新课程的知识观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陈述性知识,更要掌握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以及知识、技能与方法之间的关系。

(2)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是互动式课程的创造者,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

(3)课程资源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生和地方,教材只是众多课程资源中的一种。新课程的教学要综合吸纳各种课程资源,形成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

(4)在课程评价上,要重视发展性评价。课程评价由过去注重结果性评价,改为重视过程性评价,使评价发挥促进课程发展的目的。

(5)课程本身正在由结果走向过程,因为课程也是一个不断建构、不断生成的过程。

2.新的学生观

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是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作任人摆布的物。这涉及一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要点:

(1)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阐述,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

(2)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不断地“更新”和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3)学生具有“未完成性”。这种未完成性是指在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新课程认为,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是“关系中的人”;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3.新的教学观

从本质上说,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师越教,学生越学不会、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4.新的教师观

所谓教师观是指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从广义上看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从狭义上看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主要表现在:

(1)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第一,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首先,教师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而应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第二,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教师要整体理解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系统,熟悉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实践探索。

第三,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2)教师行为的转变

第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首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缺点和过错的学生。其次,尊重学生要求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最后,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第二,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

第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第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强调课程的综合,这种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

5.新的教材观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

所谓“用好教材”,就是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如果学生连书本上最基本的概念和公式都没有学会,联系实际又有什么用?不管课程怎样改革,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这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所谓“超出教材”,就是开发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资源。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1)替换教材的例子。新课程提倡要开发课程资源,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学习知识。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和情境学习新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对学习更有兴趣,也更容易记忆。更符合学生认识和记忆的规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拓展教材主题。一般说来,教材主题是比较明确的。如果教师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来谈,学生就会对课文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教材的主题就会得到深化和拓展。

(3)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开发条件性课程资源,如制作成挂图、幻灯片、录像、录音等。这样平面的教材就变成了立体的教材,枯燥单调的书面资料就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学生对教材就会有兴趣,就愿意学习,也更容易理解。

(4)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除了教材中已有的学科渗透外,教师在教学时可有意识地进行多种学科的交叉与整合。

(5)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与传统教材不同,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了空间。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对于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