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艺术(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新课程呼唤新的课堂教学艺术

1.基础教育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学观念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3)教学重在体验、重在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2.新课程需要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学观念的变化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而教学方式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教学方式如何转变才能体现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呢?

(1)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往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灌输的“知识容器”。在教学中,学生既要掌握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以人为本,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2)从“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样上?传统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这种教学方式也培养不出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来。

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自身需要、特长以及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施教。为此,教师教学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要全面关注学生,能从学生角度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和观点。更多考虑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关注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总之,要把学生适应教师转变为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评价教师“教”的好坏要用学生“学”的效果来衡量。衡量教师教学是否成功应该看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发挥,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

(3)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如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适应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真正有效的教学是要将学生的智力特点与教师的教法相配合。教师如何去适应学生?首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是现代学生观。而启发式教学是能开发学生内涵的自主、自尊、适应性与创造性等主体性特征的,能培养与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与竞争意识的有效教学方式。它不仅符合教育信息传递与教学规律,而且保障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地位的达成。

可以说,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概念、原理、定理和规律的推理、总结过程不了解,就没有能力开发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

(4)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是以往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样做,只能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这种“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且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现行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也不可能会有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感受,每位学生都有差异。为此,教师教学中需要制订丰富而灵活的教育计划,来适合不同的学生。要正视学生的独特性,要承认并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只有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我们的教学才会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才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5)从教师权威的“给”转向师生平等交往与对话式的“导”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学中教师无私大度的“给”,几乎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回应与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新课堂教学呼唤打破传统的“教师独角戏”,而走向师生“对话”,构建互动课堂。

对教学而言,“对话”是一种以沟通与交流为基本特征的动态行为。它将以往教学中常常存在的“课堂权威”转变为“课堂民主”。对话式的“导”不仅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培育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情感,在进行着沟通与交流。在这种对话式的“导”中,教师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学方法随之变化,课程理念的变化要求课堂教学技能也要随之变化。为此,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更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