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神法:少则得,多则惑
道教关于养神的论述有很多,在道家很多学派的学说中,养神都是养生最根本的法门。因为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是精神生命体和肉体生命体的有机组成,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如《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葛洪将形与神的关系比做“堤与水”“烛与火”,十分形象地点明了道教形神观的核心思想。《南华真经·知北游》认为:“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神能守形,形就长生。因此,道教始终认为神形相依,而在养生实践中,既注意锻炼形体,又注意精神的健康。
庄子:恬淡虚无养神法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为人达观,很善于摄生,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先秦时代里,他活到83岁,这在当时算是十分高寿了。
在庄子的观点里,天地生万物,阴阳混合则成体质,气息离散则返归元始。“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也就是说生死往来都不是人所能掌握的,既然如此,“养形”也就是徒劳无益的。养形不足取,该怎么办呢?庄子提出了“养神”的主张。他认为:“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主张站在无为清净的立场,任其自然,用养神之道来代替养形之术。
养神最主要的是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庄子》所载的养生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点:
(1)守一。所谓守一,即指意守一处,是一种通过反观内省达到调和形神的内修功夫。《太平经》明确指出:“守一之法,为万神根本。”在身心安静的状态中,将意念集中于对“一”(即“道”)的信仰,以求得长生。守一法虽然简单,却是道家意守功最基本的方法,后世一切以意守为主的功法,或多或少都包含“守一”的内容。
(2)少私寡欲。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首,少私就是不为物累,不要因贪图外物而损害自己。这里的“物”所指范围是广泛的,可用名与利来概括。一个不为名利所羁绊的人,他就会获得健康而永葆青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欲望的海洋却浩瀚无边,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危险的。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那就会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而难以自拔。这实质上是在告诉人们,不要过分积极地去追求身外之物,它不仅难以如愿以偿,而且会摧残身心健康。
(3)情绪安定。庄子很重视人的思想情志,认为情志安定,无惊扰恐惧情绪,自然不易生病。即使遇到摔跌坠落等意外事故,也不易受重伤或发生生命危险。庄子曾以醉汉撞车而不死为例,说明保持情志安定的必要性。醉汉昏昏沉沉,即使从车上坠落下来,也毫无惊恐情绪,所以伤势并不重。与此相反,如果怀着惊恐急躁情绪坠落,伤势就会严重得多,甚至有生命危险。这是由于前者“神全”而后者神躁不安之故。
(4)心斋。心斋实际上指的是一种还虚的静功。《人间世》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耻,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若一志”,是指在练功的时候要注意意念的专注;“听之以心”,是指练功时应用心体验体内气息运行出入,这里所谈为听息功夫;等功夫逐渐深入后,心和气已打成一片,也就不再用心听气,所以说“无听之以心”;这时的功夫,渐入混沌的境界,身中是神气合一,心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于符”;练习进行到最后时即入清虚的境界。这个虚不是用意识制造出来的,而是从不知不觉中自然产生的。通过心斋的静功,能够达到养神的目的。
鬼谷子:养德安神
鬼谷子,姓王名诩,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他常入云梦山(在河南鹤壁市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子,民间称其为王禅老祖。他著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
历来谈养生者,无不言老子、庄子,而很少有人提及鬼谷子。然而,鬼谷学派的养生学说无论系统性,还是实用性,都不在老、庄之下。鬼谷子养生以精神为宗,主张养生要寓于人的精神活动之中,强调静态养生以调理养护精神,安定心志为主,动态养生则借想象,动作为引导精神与身体,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鬼谷子的养神理论主张:养德安神,调摄心态。鬼谷子将道德修养放在养神的首位,认为道德是养人心、肝、脾、肺、肾等五种脏器的根源,也就是追求养神的根源,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心境高远,不谋私利,则精神内守,五脏安和,自然身体健康长寿;反之,如果欲求过多,思虑过甚,造成神不守舍,日不得食,夜不得寐,导致精神和躯体功能失调,因而发生疾病。这与道家提倡返璞归真,清静无为的养生方法是一致的。
人有七情六欲,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的生物体,有着非常丰富而又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若情欲过度,则可导致内脏功能失常,气血不调而发生疾病,唯有心志平和,性淡平易,才可以免忧虑,避外邪,才可以怀天心,施德养。鬼谷子在漫长的修炼和洞察世事中总结出“人动我静,人言我听,知性则寡累,知命则不忧,心平则仁义着矣”的养生法则。这种清静无为、忘我无欲、恬淡虚无的养生观,这种注重修养,保持乐观的养生之道,对后世养生学说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司马承祯:静心、除欲、乐观的养神
司马承祯,字子微,法号道隐,又号白云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唐代著名的道教学者、书画家。他是陶弘景的四传弟子,师从潘师正,学到了符篆及辟谷、导引、服饵法,后居住在天台山玉霄峰,成为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著有《坐忘论》1卷、《天隐子口诀》《天隐子养生书》1卷、《采服松叶等法》1卷,享年89岁。
他的养生专著《天隐子养生书》和《坐忘论》,以老、庄和其他道教经典为依据,并吸收了儒家正心诚意和佛教止观、禅定等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修炼方法,自称为“安心坐忘之法”,其中心思想是“守静去欲”,对后来的道教理论和宋明理学皆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推动了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并为此后的道教内丹心性论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司马承祯的养神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静心为养神第一要务
司马承祯认为,心神是生命存亡的根本,若心神虚静至极,意志平和,心旷神怡,那么精气则可内敛充盈,形体强壮,抗邪防病,尽享天年;而若心神躁扰过度,必然会损耗精气,伤及脏腑,损寿折年。所以,他主张养生就要静心安神。至于如何做到静心安神,司马承祯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首先要安养除病,如果身上总有病,心又怎么会静下来呢?其次要对生活中的杂事不想不求,淡泊名利,以超然的心态看待生死。最后要能够宽容处世,不要计较成败得失,这样心才能平静。
2.自然恬淡、少私寡欲有益养生延年
司马承祯认为修道有七个阶段,即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其中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等五个阶段,都强调主静去欲的重要性。如果整日热衷于名誉、地位、财富等,患得患失,沉溺声色,则必会伤德损寿,招致灾害。只有自然恬淡、少私寡欲的生活,保持清净虚明、无思无虑,最终才能求得生理上的健康长寿。
3.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司马承祯充分认识到了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所以,他非常注重心理的治疗和精神的修炼,建议在静心、除欲的同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控制情绪波动,不受外界干扰,静心灭念,始终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从心理健康入手而达到生理健康。
司马承祯认为,人在社会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灾难、挫折,应正确看待贫困、疾苦,尽量地减少精神刺激,防止过度的精神变动,保持性格开朗,乐观愉快。对待生活,对待生死,对待物欲,应豁达大度,知足不争,心气平和,以平常心看待一切。
总之,司马承祯认为,只要做到静心、除欲、乐观处世这三点,就可以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实现益寿延年的愿望。在当时,他的这一养生思想对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在今天看来,同样也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