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微信空间:“剧场”+“去中心化”

在微信技术的众多功能中,群聊和朋友圈恐怕是人们最经常使用的两个功能。如果说以微信为中心能够构成一种文化,那么对群聊与朋友圈的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事实上,微信的群组聊天功能,引来一场大规模的“寻人”和“拉人入群”的活动。以往那些分散的、缺少直接联系、游移着的个体,以血缘、亲缘、地缘、业缘、趣缘、学缘、族缘的名义,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不同类别的微信群组,虽然很多情况下在经历短暂的亲热的客套之后便会落入沉寂,但是联结的纽带已经建立,伴随其中的人的身份与多元认同已经建立。因此,对于微信文化,不仅可以从宏观的全社会的文化模式变迁来理解,而且可从具体的、微观的层面来观察。微信文化的微观层面表现于群组聊天以及与朋友圈有关的互动中。

一位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由于没有使用一个英文名字而遭到老师批评,回家后在父母面前委屈地哭诉了很长时间。她的父亲看不过去了,在一年级5班的微信群发了一条长长的消息,并@了孩子的英语老师:

@celia 曹加奇的英文名字Alina。但从幼儿园时就不太爱用,孩子属于慢热,今天是什么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是孩子回来哭了一晚上,在××学院我也是老师,我不知道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是鼓励为主还是让她先体验所谓的肯定?这是我们小学的教育理念吗?还是说老师通过这种形式才能树立威信?还是做给家长看的?咱们今天在这个群里公开说说这个问题,我看您好像也是有孩子的人了,同样的问题不知道作为母亲您怎么想?

片刻之间,群内就充满了火药味儿。9分钟之后,英语老师就在微信群中回复这位家长:“@曹加奇爸爸您好!请您单独加我私信,我们好好聊一下。”

紧接着,班主任曹老师也@这位父亲说:“@曹加奇爸爸 我很理解您看到孩子这样,心里很着急,但如果您不知道经过是什么,请您跟英语老师私聊沟通,这样才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咱们群里之前发过这方面的群公告,谢谢!”

二十分钟之后,小女孩父亲在群中同时@两位老师,并发了一条消息:“@曹老师@celia已解决,感谢各位老师,烦请今后多关注鼓励她!”一场潜在的争端就这样在幕后被化解了。[21]

原本在微信群里的台前对话,被训练有素的教师巧妙地将公开群聊引入一对一的幕后私聊。其实,无论多人甚至几百人的群聊,还是一对一的私聊,其实仍旧存在一个台前与幕后的问题。自身定位、想象性地预演、表演、冲突、调解、隐匿、场景转换、延迟性回应,所有的互动理论概念似乎都是适用的。[22]

从一种现实主义和对应论的观点来看,微信空间的互动只是人类社会现实空间的复制或延展。群主与群成员的构成、互动方式、讨论主题、互动频率等,皆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互动的真实表征。微信空间有主角、配角,有沉默的看客,有主导价值观和非主流,有权威、次序与规矩,有话题变换,有加入、退出、封锁与再加入的机制。当然,不同的微信群具有不同的组织规则和公共议题,也并非纯粹的随心所欲和畅所欲言。

但是,微信群聊技术的确创造了一种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空间”,而且这种公共空间在理论上是“去中心化的”,即没有哪一个参与主体能够完全主宰群组的讨论主题、讨论进度、言说方式。主角与主题的经常变换可以成为一种常态,这也是对过去传统权力格局和话语霸权的一种逆袭和消解。任何一个看似天衣无缝的论点,都可能遭到他者的质疑与解构。但是,正如英国人类学家丹尼尔·米勒(Daniel Miller)的研究团队研究所发现的那样,“网上平等并不意味着离线平等”[23]。简而言之,微信技术创造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交互主体性的活动空间。微信空间的文化与真实的社会文化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微信空间文化表现为何种样态,则取决于群组的性质。一种自由、平等、友爱的公共文化或许是大多数参与群聊个体的愿望,但是真正要实现它,尚需每一个有此理想的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