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语篇阅读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语篇阅读研究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对阅读理解认知加工过程的研究已经成为了语篇阅读理解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新的研究技术和手段,如眼动追踪技术、移动窗口技术、探测技术等,对阅读理解过程进行更加精细的考察和测量。伴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和研究的精细化,语篇阅读认知加工理论和模型也不断地产生和发展。在这一阶段,语篇阅读研究的记忆表征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理解的心理机制的一般认知理论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多成果,同时对语篇理解加工过程的研究也越来越精细化。

1.3.1 对多种水平的记忆表征的研究

80年代到90年代,对语篇记忆表征的研究仍在继续。在语篇阅读理解加工研究领域,Kintsch和van Dijk(1978)关于读者形成的记忆表征为表面编码、语篇基础表征和情境模型的三层次划分法得到了普遍认同。随着对记忆表征水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更加明确提出,构建一个连贯的情境模型等同于成功地理解了一个语篇(如Glenberg, Kruley &Langston,1994; Graesser, Millis &Zwaan,1997; Graesser, Singer&Trabasso,1994; Johnson-Laird,1983,1989; Perfetti,1989; van Dijk &Kintsch,1983; Zwaan, Magliaon &Graesser,1995)。研究者对情境模型的性质和构建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相关的理论,其中最有特色的、影响最大的当推Zwaan等人(Zwaan et al.,1995)提出的事件标记模型(Event-indexing Model)。

事件标记模型对叙事语篇阅读过程读者所建构的心理或情境模型进行了详细说明(详细参见Zwaan et al.,1995; Zwaan,1999)。该模型认为事件和主人公的意向行为是情境模型的焦点,读者在几个指标上监控和更新形成的关于故事事件或行为的当前的情境模型。当前情境中的五种标记得到编码:空间、时间、因果、主体、目标和情感。读者可以根据任何一个维度形成关于故事事件或行为的情境模型。为了进一步分析情境模型,Zwaan等人又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情境模型:当前模型(current mode1)、整合模型(integrated mode1)和完全模型(complete mode1)。同时他们还区分了情境模型加工的四个典型过程:建构(constructing)、更新(updating)、激活(retrieving)和聚焦(foregrounding)。根据他们的理论框架,读者在阅读开始时首先建构一个由单个句子或短语描述的情境形成的当前模型;当他们继续读下去的时候,每个句子产生一个新的当前模型;来自所有句子的信息进而整合成一个模型,称之为整合模型。把新句子融入整合模型的过程称之为模型的更新。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能更关注某些类型的信息,而非其他信息,这个过程称之为聚焦。当读完所有句子以后,整合模型就作为完全模型存储在长时记忆中。以后,当读者试图回忆读过的信息时,完全模型或者它的成分就从长时记忆中激活。

尽管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这三种水平的表征都有助于读者在理解过程中构建意义表征。然而,关于这些不同表征水平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及构建这些水平的时间进程,还没有形成定论。争论之一是,表层编码的加工是否一开始就受其他几种表征水平的影响。就这一点,模块理论(Fodor,1988)和相互作用理论(Just &Carpenter,1992; MacDonald et al., 1994)的观点有所不同。前者认为,表层编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独立于其他表征层面的编码。后者则认为,在早期的语法分析中,语义和话语语境会对其产生影响。另一争论涉及语篇中句子的字面意义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的加工和编码。早期有些研究表明存在一种两阶段的模型,即字面意义先于意指意义构建,只有在字面意义与语境不适合话语语境时才会构建意指意义(Clark &Lucy,1975)。然而,80年代和90年代的研究表明,意指意义的构建和字面意义的构建一样快,且不依赖于字面意义的不合适性(Gibbs,1994; Glucksberg et al.,1982)。

1.3.2 理解的心理机制的一般认知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心理学家发展了一些语篇阅读加工模型来阐述阅读理解过程的心理机制,其中心理模型(mental model)、CAPS/READER模型以及构建—整合模型(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最具代表性。

1.3.2.1 心理模型

心理模型理论是由Johnson-Laird和Garnham(1983)提出的关于语言处理和推理的一个心理学理论。心理模型理论反对把理解仅仅看成是对句子形式表征的提取或命题表征的构建,认为语言理解就是对真实世界或想象世界中的情景进行表征的结果。读者或听者所建构的表征被称为心理模型。心理模型不是言语表征(verbal representation),它既不直接依赖于语篇的表层结构,也不依赖于语篇的命题结构,而是把不同的命题单元整合,形成对语篇中所描述的情景的连贯的、统一的表征。阅读过程就是心理模型不断建构、更新、整合的过程(Dutke,2000; Garnham,2001)。

心理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理解过程中所建构的心理模型是有限的、能够计算的(Johnson-Laird,1983),心理模型的建构过程是递增性的(incremental)。在阅读时,读者阅读先前语篇所建立的心理模型会影响对当前语篇的理解,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使用很多策略来构建连贯的心理表征,如读者会利用先前所建立的情景模型来帮助他们理解前指(anaphoric expressions),或激活普遍知识进行前后推理等。心理模型是一种计算模型,它通过计算机模拟记忆、资源和一般能力的有限激活来体现心理模型的操作过程。

Garnham(2001)指出,心理模型理论中的心理模型和van Dijk和Kintsch(1978)所提出的情景模型非常相似。他认为在语篇理解过程中,读者所建构的情景模型是心理模型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很多研究者都没有对心理模型和情景模型这两个术语进行严格的区分。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心理模型或情景模型的组成和建构机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Albrecht &O'Brien,1993; Glenberg et al.,1987; O'Brien &Albrecht,1992;Zwaan et al.,1995; Zwaan &Radvansky,1998)。

1.3.2.2 CAPS/READER模型

Just和Carpenter(1980)指出,在阅读过程中,人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在阅读的任何一个环节,读者只能关注到和语篇相关的一小部分。Just和Carpenter在1992年提出了语篇理解的容量理论,进一步论述了人的认知资源,尤其是工作记忆资源的有限性对阅读加工过程的制约。他们认为,认知容量,即工作记忆的最大激活量,制约阅读理解,而且这种制约存在个体差异。语言理解的时间进程和内容依赖于读者的存储和加工容量。语篇阅读理解的不同认知过程是并行进行的,它们都要“争夺”有限的资源。每一个发生的处理过程都会对理解结果,即语篇记忆表征产生作用。基于容量理论,Just和Carpenter(1992)进一步提出了语篇加工的“CAPS/READER”模型,此模型是联结主义和产生式系统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说来,联结主义的信息加工规则是通过工作记忆将信息激活,然后从一个记忆单元传到下一个记忆单元,由此循环往复,使目标信息的激活水平达到工作记忆容量的阈限标准,由原始信息作为条件,最终的目标信息作为结果。产生式系统的等级结构(Anderson,1983)可以用来说明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结点的生成、更新和替换。产生式系统包含一系列“IF〈条件C〉, THEN〈行动A〉”形式的产生式规则;如果工作记忆中的内容与条件C匹配,则执行认知的或物理的行为A。条件C也许由一系列任意复杂的子规则组成。对于每种条件还有一种阈限标准,即如果所有的子规则的总激活值满足这一阈限,则条件被满足。这一系列的产生式规则在每个加工循环中被平行地评价。满足激活阈限的那些规则最终执行各种行为,如扫描外显的输入信息,调整工作记忆中结点的激活值,改变工作记忆的负荷,强化长时记忆中的结点,并产生输出的信息。

1.3.2.3 建构—整合模型

在吸收当代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Kintsch(1988)提出了语篇阅读理解的建构—整合模型。该理论认为词与词之间的联结启动是出现较早的、快速的、自动化的;语篇语境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语篇中的词激活记忆中与它们有联系的概念,激活在这些概念间来回循环。其结果是语篇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以一种快速的、自动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语篇的意义表征。Kintsch的建构—整合模型将语篇理解的加工过程分为建构和整合两个阶段。建构阶段的任务是形成文本基(textbase),它包括形成命题表征(propositional representations)、形成微观命题(micro-propositions)、形成宏观命题(macro-propositions)和分配联结强度(link strength)四个步骤。整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产生新的激活向量,一个激活的神经结点根据空间的权重传播激活或抑制其他的结点,传播的激活不停地跨越一些加工周期,直到为整个语篇结点建立一个稳定的激活网络。阅读过程中,建构、整合的加工循环往复进行,形成一个高度整合的语篇表征——情境模型,最终达到对语篇的深层理解。

Kintsch(1988)的构建—整合模型采用一种认知的联结主义(神经网络)的结构。它集中探讨了语篇的意义表征,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语篇表层文字的编码。尽管如此,Kintsch的建构—整合模型仍是说明语篇理解中情境模型加工过程的最具解释力的理论,同时它充分考虑到了人类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对阅读加工过程的影响,对工作记忆在语篇阅读理解中的中心作用给予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这些都使得该理论成为当前最有影响力的语篇理解理论之一。我们将在下面语篇阅读理解理论一章对建构—整合理论进行详细介绍。

1.3.3 对语篇阅读认知加工过程的精细化研究

当代认知科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对加工模型描述的精细化,语篇阅读理解领域的许多进步都可归功于精细模型的发展。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试图运用各种实时研究技术和实验方法对语篇阅读加工过程进行更加精细的考察,其中对语篇阅读中基于知识的推理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连贯的多层次语篇心理表征的建立来源于两类不同信息的交互作用:一类是语篇中明确表达的信息,一类是读者的世界知识。而推理信息的产生就是把语篇中明确表达的信息和读者的先前知识进行整合,发现语篇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得出语篇中作者没有明确表达的信息。因此,推理在语篇情景模型的建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建立语篇完整连贯的心理表征的关键。早期的推理研究着重于探讨推理的分类(如Bransford &Johnson,1972,1973; Keenan &Kintsch,1974)。这些研究主要是对语篇理解的结果,即语篇记忆表征的静态分析。但是,随着阅读理解研究重点的变化,推理研究的重点也在不断变化。80年代的推理研究大都关注推理的即时加工过程,探讨推理产生的条件、机制和时间进程。

围绕推理过程的研究,人们建立了不少模型来更加精细地描述推理过程、预测推理内容、解释推理结果。这些模型和理论主要包括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onist theory)、最小假设(minimalist hypotheses)模型、van den Broek的推理产生过程模型和因果推理产生模型等。这些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强调读者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对阅读加工过程的影响。与语篇阅读理解的一般理论相比,这些模型聚焦于语篇理解的推理加工过程,着重探讨在阅读过程中即时产生的推理以及影响推理即时产生的因素。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第四章)对这些推理模型加以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