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力研究:运用于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北美心理学家(Anthony、Werner、Rutter、Patterson等)研究发现,很多出自父母精神异常家庭的儿童和青少年,并不像早期研究所说的那样,会出现精神问题或成长障碍,他们仍然保持了健康的情绪和生活适应能力,表现出较高的免疫力和成长胜任力,他们被称为“适应良好的儿童”(invulnerable child)。六七十年代,伴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个体心理发展的积极面。相对于早期心理学更多探索心理问题的根源,侧重于矫正与治疗的实践取向,积极心理学热衷于在心理问题之中挖掘案主仍然能够顽强生存、不甘放弃的力量,重心转移到对力量、生命力、优势资源的关注。研究发现,有些生活在高危(at high risk)环境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不但没有被危机和挫折压垮,反而能够自我调整、克服危机、积极发展。这种抵御逆境、抗击压力的能力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学者们称其为抗逆力(resilience)。

抗逆力是一种能力。“抗逆力的核心因素在于复原,即重新回到压力事件之前所具有的适应的、胜任的行为模式的能力。”N. Garmezy, “Children in Poverty: Resilience Despite Risk, ”Psychiatry 56(1):127-136.抗逆力是个体所具有的抗御困境并恢复正常适应的能力,是一种在生命的各个发展阶段能以不同行为表现出的促进并修补健康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心理学者开始接触积极心理学及与之相伴的抗逆力研究,将国外研究的最新成果、最新发现向国内推介。90年代初,作为社会学与心理学交叉学科的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大地播撒开来。社会工作是一门特别重视实践的学问,不仅追踪着社会学、心理学日新月异的理论更新,更热衷于将理论创新应用于社会服务,应用于扶危济困。扶危济困的目的在于使案主恢复社会功能,实现社会价值,达成人生理想,其中蕴含着明显的积极心理学理念。从案主自身挖掘生命潜能,激活案主顽强不屈的生命动力,将社会工作的重点从关注案主的问题转向发掘案主的优势与资源,正是当代社会工作变革与创新的方向所在。

本书的作者是一群积极投身于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社会工作者,多年耕耘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领域。青少年富有朝气,不甘寂寞,勇于超前,肯于行动。置身于社会急剧转型的历史阶段,青少年在探索、尝试的同时,不免遇到复杂多变、困惑难解的社会挑战,导致认同纠结、内心焦虑、自我困扰、关系多变,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异常行为、情感障碍、关系扭曲令社会深感忧虑。作为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工作者,如何帮助青少年走出困境,如何准确掌握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如何采用富有实效性的社会工作方法,如何陪伴青少年破茧成蝶、顺利成长,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课题,也是我们必须予以突破的障碍。

带着探索与创造的热情,我们研究团队长期深入学校与街头,亲密接触青少年,倾听青少年的心声,了解青少年的困惑,理解青少年的言行,建立建设性的社会工作关系。以积极心理学、抗逆力为理论视角,坚持优势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将理论探索的发现与提炼用于解释和帮助青少年,并在陪伴与帮助的同时仔细思考理论的可行性与局限性,探查西方理论与中国文化的吻合与差异,提炼并总结富有本土特色的理论解构,梳理并开发适合中国青少年的社会工作模式。

我们在此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组论文,既有对西方理论的推介与研究,也有基于本土实践的学术思考,还有源自于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总结。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理论梳理,我们选取了5篇国外作者的文章,他们分别来自英国、加拿大和美国,都是抗逆力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一直追踪着抗逆力研究的最新动向。Michael Rutter的《抗逆力:构成因果关系的途径与社会生态学》一文探讨了社会生态学在抗逆力研究中的启示与应用,从社会建构论角度突出强调了抗逆力是一个生态性存在,剥离案主的生态环境,不可能对抗逆力做出富有解释力的说明。Donna M. Mertens的《青少年抗逆力研究及其范式变革》从研究范式的角度,说明抗逆力研究既是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又推动了青少年研究的范式革命,两者的统一带来的是“青少年观”的创新。Linda Liebenberg和Michael Ungar的《抗逆力研究中存在的挑战》一文梳理了抗逆力研究的脉络与进展,明确表明抗逆力研究面对诸多挑战,突破这些挑战才能够推动抗逆力研究不断创新,才能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可,最重要的是才能对社会实践具有价值。Michael Ungar的《一个采用混合方法研究抗逆力的计划:抗逆力途径项目》一文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研究设计,表明加拿大学者正在采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交叉混合的方法探究青少年抗逆力问题,研究方法方面的突破是推进抗逆力研究走向深化的重要思路。与之一脉相承的是Linda Liebenberg的《图像方法在青少年抗逆力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介绍了一种具体、新颖的研究方法——图像法,是现代科技进步为学术研究创造的机会,能够带来理论研究的突破。此外的4篇文章都是我们团队成员对西方理论的介绍与深化。

第二部分辑录的是一组将抗逆力理论与学校社会工作结合的文章,分别关注学校社会工作的不同侧面。其中,有5篇文章探讨针对处境不利学生的介入,涉及关系困境学生、学习困境学生、情绪困境学生、行为问题学生以及学习压力问题。有2篇文章介绍了针对工读学校教师的抗逆力开发,其立足点在于,富有抗逆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富有抗逆力的学生。另有4篇文章聚焦的是抗逆力与学校相关教育的结合,比如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中如何融入抗逆力手法,优势视角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抗逆力视角的借鉴等。此外,还结合地震灾区的特殊时刻,探讨了抗逆力方法对特殊情况的介入。

第三部分辑录的是一组抗逆力应用于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的文章。社会工作的场域超出了学校范围,触及家庭、网吧、管教场所和工厂。涉及的层面有:赌博成瘾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单亲家庭的青少年、贫困家庭的青少年、矛盾家庭的青少年、犯罪边缘的青少年以及打工青少年。

总之,我们的探索刚刚开始。

书中有不少地方存在不足,理论挖掘有待深入,实务总结还需精致,本土化探索任重道远。期待与读者共同努力,不断创新。

田国秀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