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带人心,后带团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所谓会带人,就是懂沟通(5)

虽然很多管理者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个团队都能在沟通环节上做到位。是不是凭借沟通就能做到资料齐全、行动协调和人际关系融洽呢?显然不是,因为沟通需要在多方面、多环节做好准备,每一个步骤都要用心考虑才能确保有效性的提高,尤其是想要获知下属的真实想法,就更要保证沟通话术的精准投放。

沟通是管理者激励下属的基本途径,管理者应当正确使用领导艺术去了解下属的内心世界,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沟通的积极性。其实每个下属都有受人尊重、社交和爱的需要,其中包含工作上的交流,也包含生活中的交流。管理者不妨尝试着通过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让人们彼此了解,消除隔阂和误会,消除和解决矛盾与纠纷,从而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促进心与心的深度交流。因此,管理者要学会保持和下属的实时交流,深度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和情感需求,这样就能为你说服对方找到充分的借口。什么样的管理者能够“套出”下属的心里话并能轻易说服对方呢?是那些经常走动在团队各个部门的管理者。

鼓励下属说真心话原本是团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者应当设身处地从下属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把脚放进别人的鞋子里”。需要明确的是,管理者不应该临时抱佛脚,而是应该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和下属的沟通积累,这样当你了解了下属基本的立场、思想动态时,就可以在下一次交谈中占据主动性和优势。

现在很多人经常感叹,很难听到别人的真心话,其实只要不采取激进的态度,保持交谈氛围的融洽性,保持友好宽容的态度,准确倾听对方的真实想法,就能有充分的理由说服他们。

7.注意日常沟通的“禁忌语句”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管理者在下属面前要留意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特别是面对那种内心丰富、神经敏感的下属,一句不得体的话不仅会伤害到对方,还会损害管理者自身的形象。事实上,虽然身处不同的团队,但是很多管理者说出的伤人话却极为相似,这大概是由于管理者自身的角色定位而决定的。正因为如此,管理者就需要在沟通中注意措辞,切莫伤害下属的心。人心受到了刺痛,团队很可能就会垮掉。

第一,不要过分强调管理者的地位。

身为管理者难免有一种优越感,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或者“在这个公司/部门,我说了算!”以及“一切以我说的为准”。这些话虽然遣词造句不同,但都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独裁式管理。管理者将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强调“君命不可违”,伤害的却是下属积极主动的精神。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才是创造财富的宝贵资源,独裁式的管理不仅不会聚集人才,反而会赶走人才。一个不懂得尊重人权、尊重个体的管理者,只能变得越来越闭目塞听。长此以往,下属也会产生一种对抗心理:既然一切都听你的,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办!管你是对是错,反正出了问题与我无关!一旦你的下属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他们就不会再为团队考虑,只会将个人利益放在首要甚至是唯一的位置上。

第二,不要讽刺下属。

一般来说,管理者无论在职场经验还是人生阅历方面,大多是超过下属的,这原本是一种正常现象,然而很多管理者却将其当成了炫耀的资本,动不动就对下属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或者“你能有什么见识”之类的话,完全把自己摆在一个学术权威的位置上,而且对下属的长处视而不见。一旦管理者将这类话当成口头禅挂在嘴边,下属唯一的对策就是缄默不语:既然我们见识不如你,一切都让你来决定好了。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管理者再想通过头脑风暴来征求下属的意见、发挥集体智慧就成为一种妄想。

一个团队单靠管理者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否则还招收下属做什么?管理者要在集体讨论的会议上创造广开言路的良好氛围,要做到耐心地倾听、善意地询问和积极地鼓励。倾听,就是不管下属说的是对是错都要耐心等对方说完,不要上来就驳斥或者打断对方;询问,要善意、真诚地询问你听不懂的地方,不要用含沙射影的方式讽刺下属的纰漏;鼓励,就是让下属多多发言,讲出他的真实想法。管理者千万不要用“你说的不对”“你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你太自以为是”之类的话和下属交流。

受限于职业经历和思维局限,下属很多时候难免会存在想法不成熟的情况,管理者应当帮助他们成长,而不是一票否决,凸显自己的“智慧”。当下属向管理者提出意见或者建议时,要肯定他们敢于发言的态度和关心团队发展的行为,这样才能创造出良好的沟通氛围,促使更多下属建言献策,推动团队的完善和发展。

第三,不要埋怨下属。

有些管理者喜欢用感情牌当作沟通话术,经常在交代任务之后加上一句:“我对你非常信任,所以才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这句话本身没有毛病,然而当下属没有完成任务时,一些管理者会立即补上一句:“你太让我失望了,我真后悔把这件事交给你!”这句话对下属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因为下属也不想将事情搞砸,但难免会受到主观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本来就充满了自责,现在管理者又火上浇油,自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还在道义上被上司压制:我信任你才把任务交给你!

其实,管理者对下属的信任和下属一定会完成任务这二者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管理者应当以情动人,拉近和下属的关系,但不能用所谓的感情和信任去绑架下属,这样不仅不能提高下属的办事效率,反而会给他们沉重的压力。当下属没有按照管理者的预期完成任务时,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安慰下属,帮助他们找到失败的原因并研究出成功的对策,鼓励他们在下一次任务中获得成功,这才是管理者对下属的“以情动人”。

第四,不要污辱下属。

有些管理者口不择言、极易激动,当下属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时,会当场发作,说出一些难听的话来:“你是干什么吃的”“你是猪脑吗”“你简直就是个窝囊废”。也许这些只是气话,但是对下属来说已经伤害到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严重割裂上下级的关系,强化管理者和下属的对立关系。可是有的管理者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犯了错误,父母也会说出类似的话,还会用“恨铁不成钢”为自己开脱,这是非常荒谬的一种比较。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强关系,今天骂了孩子,明天再给个甜枣,没有哪个孩子会记仇。可是管理者和下属是弱关系,今天骂了下属,明天他就辞职了,你根本没有弥补的机会。

特别是面对好面子的男性下属和内心脆弱的女性下属,诸如“窝囊废”“猪脑子”这些话,会严重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证实:那些自尊心遭到伤害的人,通常会寻求合理的补偿来保持心理平衡。这种补偿行为体现在工作上就是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损坏公物、传播谣言,更有甚者,一些恼羞成怒的下属会将气撒在客户头上然后辞职,给管理者留下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如果管理者图一时嘴上之快,很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第五,不要威胁下属。

有些管理者认为自己大权在握,可以随意驱使下属,为了加强管理,总是把“干得了就干,干不了滚蛋”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用强权威胁下属,让他们听从自己的安排。其实,这恰恰是一种外强中干的表现。在一个团队中,的确会有职位高低、薪资多寡等区别,但是每一个职位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缺少了谁的付出都会给团队造成影响。管理者不能将下属当成出气筒,更不能用各种威胁的手段迫使下属服从。即便是遇到那种天生胆小的下属,这种强权之下的服从也不会长久,如果是遇到有个性、有思想的下属,很可能会使他们就此记仇,寻找机会反戈一击。

另外,管理者要明白,有时候针对某个人的恶言恶语,会间接伤害到其他人。比如地域攻击、性别歧视、学历歧视等,当你说出这些话时,会在不经意间引起更多人的不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第六,不要将下属和其他下属作对比。

中国家长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比你强多了,你怎么不好好学习人家?”很多管理者也喜欢采用类似的句式:“你比××差远了。”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拿一个人的长处去和另一个人的短处相比,当然会产生差距,这是一种十分幼稚的比较方式。管理者也绝不能拿“恨铁不成钢”当挡箭牌,因为也许你没有恶意,但是下属不会这样理解,他会认为你对他已经失望或者存在偏见,很可能就此破罐子破摔甚至另寻出路。另外,有些喜欢较真儿的下属可能会反问你:“我到底和××差多少?请你说出来。”到时候尴尬的就是管理者本人。

管理者要正确对待下属在某方面的不足,要学会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抓住下属的某个缺点不放,要学会合理发挥下属各自的长处:能言善辩的去对接客户,吃苦耐劳的留在后方,思维活跃的让他们多出创意,循规蹈矩的让他们做好日常工作……只有摘下有色眼镜,才能发现每一个下属身上的闪光点。

管理者对待下属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团队的态度,如果你想有一个战斗力强的团队,就要关爱下属、尊重下属、发现下属的长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反之,如果你对下属存在偏见和不屑,你就无法带领团队创造业绩,甚至会因为得罪下属而将整个团队搞垮、搞散。职场如战场,管理者要学会谨言慎行,注意和下属沟通的用词、用语,才能有效掌控他们的内心。只有心被“带”起来,队伍才能“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