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李照国的中医翻译标准
李照国,1961年生,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医学英语硕士、中医学博士、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医英语翻译、教学和研究工作。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外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名词术语审定委员会中医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化审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翻译分会会长等职务。李照国教授对中医翻译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医翻译方面出版了一系列的专著、教材、词典。如《中医翻译导论》《中医英语教程》《汉英中医药大词典》《汉英英汉医学英语构词法词典》《黄帝译经》《译海心语》等。他从1991年在《中国翻译》上发表《论中医翻译的原则》的论文开始,目前已发表了近百篇中医翻译相关的论文,并翻译了《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中医妇科学》《中医诊断学》等。
李照国教授在1991年提出“中医翻译首先应该是科技翻译”“比照西医、求同存异”“尊重国情、保持特色”的中医翻译三原则,在其1997年的《中医英语翻译技巧》一书中将三原则修正为“薄文重医、依实出华”“比照西医、求同存异”“尊重国情、保持特色”,并在2004年的《再论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一文中对这3条原则进行反思,认为中医翻译的复杂性,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这些原则和标准还有待商榷的地方。“薄文重医、依实出华”强调中医翻译属于科技翻译,却忽视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比照西医、求同存异”在“事实上,借用西医用语翻译中医在实际交流中所引起的歧义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对“肾虚”翻译成“kidney deficiency”,虽有约定成俗之势,但总使人有“甚为不当”之憾,因为中医“虚”的概念在很多情况下与deficiency在内涵上是很不相当的(牛喘月,2004:237);对于“尊重国情、保持特色”这一条,作者认为对于反映中医学特有思想、概念的词语应该予以音译以外,更应该强调的是对中医原文内涵与表达方式的保留。
除了以上中医英语翻译三原则以外,李照国教授还提出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5条原则,即自然性原则、简洁性原则、民族性原则、回译性原则、规定性原则(李照国,199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