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主编者的话
2002年的一个冬夜,寒风凛冽,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原处长、北京地区艺术体育类院校外语教学协作组顾问刘春生先生、北京工商大学胡恩明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宝琨教授、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的蔡文菊老师和我,聚在北京当代商城的星巴克咖啡馆,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商量着如何进一步推进艺术、体育类院校的外语教学改革。前三位都是退休的老先生,虽年事已高,却还是那么神采奕奕,执着认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有酒席喧闹,没有专车恭候,但送别时,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却觉得他们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后来,看到清华大学赵静鹏教授在审阅的论文上认真仔细的批改笔迹,以及云自厚、齐国光、刘春生几位老先生在审稿过程中的努力,又使我感到了他们那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
我作为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负责人,而有幸担任北京地区艺术、体育类院校外语教学协作组的组织工作,接触了一批从事外语教学和行政管理的同行们,了解了艺术、体育类院校外语教学的艰辛和苦涩:学生起点之低,令人难以想象(有少数学生为零起点);学生水平之参差不齐,令人难以想象(零起点学生与重点大学分数线以上的学生);师资队伍之零落,令人难以想象(个别院校仅有一名专业外语教师)。然而,这些院校的教师,却在执着追求,不懈努力,就像当年进军北大荒的知识青年,凭着热爱,凭着希望,凭着坚强。
教育是大善,是教育者奉献爱心、追求梦想的活动。从每一篇论文中,我们都可以体验到作者的爱心和梦想,既有视觉的,也有心灵的。
教育是苦役,是教育者修炼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本书刊载的这些论文,只是一个起点,下一次再做,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都将有长足的进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组织我们创办的北京地区艺术、体育类院校外语教学协作组,是一批有同样理想和追求的人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