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没开玩笑,荆州真有卧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4章 至德刘皇叔,贤哉周不疑

周不疑大口吃食,已有五六个包子下肚,又吃了不少鸡汤,摆手道:“军机大事,不可泄露;先生自在此吃酒会友吧,我待夕阳落下,要随子龙叔去军中习骑术了。”

“很简单,我追随玄德公不就是了?!”

庞统牙齿一咬,起身叫住了周不疑,驳杂的胡须耸动,双目专注认真,对刘备拱手道:“在下此前在襄阳得见,知晓公之礼待、仁德,便已心存向往,而今方才到此追随,但愿不晚!”

刘备忙上前来扶起,双手紧紧握着其双肩,柔声说道:“如何会晚?只恨不能早得名士,光凭阁下方才一番询问,事无巨细将南北之军指出,便已称得上足智多谋也。”

“能得先生相助,是备之幸事也。”

“好,方才亦算是对论过了,若是大略皆有应对,元直可否说明?”

庞统直接看向了两位元直,他发现这两人几乎一直都在配合着吊胃口。

周元直负责摆出不可一世的表情,用来激起自己的胜负之欲。

而徐庶则是老实耿直的予以回应,用以不断打击。

徐庶是何想法,庞统心里自然是清楚。

我若是能归于玄德公麾下,日后为其出谋划策,他徐元直就算是走,也能走得更安心些。

但是那小子的目的,就不清楚了。

反正要我奔投玄德公,他定然有所目的。

周不疑安然坐正,拱手道:“其上所说之大略,的确是都能应对,但却需先生相助,方才能应对。”

“哼,我就知道,你且说来,何等大略?”

周不疑道:“需有能之士,走西川蜀道,知晓天府之国兵马舆道、小径关隘也;需有能之士,走江东之土,言说大论,共同抗曹也。”

“如此,主公可坐荆襄九郡而望西川也。”

“益州天府之国,奈何其主平庸,不如取之。”

“荆州必争之地,水陆通达,而刘公景升年迈,难以抵挡外敌,不如助之,再联合江东孙氏,则天下未必便是曹操囊中之物。”

庞统深思许久,暗暗点头。

此略,和孔明所思颇有共通之处,而且孔明这些年便有意动身前往西川,将此路探明,得西川大致之貌,结交贤才,以求入蜀中之途。

这或许是方才元直所言,有能之士走西川蜀道。

哈哈……孔明啊,你自认腹藏大略,可颠覆乾坤,却不了这孩童竟是早已为玄德公出得此谋。

“嗯,那这荆州,恐怕也是必取之,不令刘景升让与主公,而是等他传于刘琦公子,是也不是?”

“不错,”刘备笑着点头。

这下就完全说得通了,此略可行。

原本支持刘琦公子的家族不多,但是自玄德公走襄阳,与刘琦亲密出游之后,以后就会慢慢的多起来,到时未必不能和蔡氏分庭抗礼。

这样的话,只需担忧刘琦不得其位,蔡氏掌控襄阳。

不对!

庞统又再次思索,眉头紧皱,喃喃道:“韩德高出于新野、穰、宛;刘始宗远走武陵。刘荆州身旁唯有士族也,唯黄、马二氏掌兵于江夏。”

“原来玄机在这里,刘荆州欲以身与虎周旋,方才筑此局势。”

“那这走江东之人,必然是我了?”庞统轻叹一声,终于明白今日此席,这孩童一番激将、引诱之由,欲成大略,亦需有人走江东为联也。

孔明自取西川,日后有略岂能不献?

元直深知曹氏军略,通晓北方人情,方为刘备之大助。

而我庞统,身负庞氏所举之盛名,在南州有善于知人之名,亦为江东贤才所知晓,在江东旧友极多,如此前去游说相求,以共同抗曹,乃最好不过。

“只是……”

庞统说完之后,又意有所指的看了一眼徐庶。

但却没有将心中的话说出来。

可惜。

徐元直心思耿直,公正无私,全无为自己着想,如今已有几战之功绩名气,必然为北方探子知晓,待在新野的时日也不会太多了……

“来,既已说得大略,目不可及当下也,当及长远,今日先醉一夜再谈!”庞统中气十足大喊出声,仿佛要驱去心中遗憾。

徐庶了然,亦是欣然而往,与之痛饮。

周不疑还是没有多言,和他们行了一礼,出门去寻赵云去了。

庞统感觉自己没有得到重视,瞥了一眼周不疑,有些许不服。

……

军营的路上,周不疑现在居于马上已可以安坐自如,不再像之前那样需要人周身护着,动弹不得。

赵云的话在耳边传来:“这庞士元,的确颇有风流气质。”

“只是,你为何不说清楚呢?当初是你让主公去挽留,方才有的今日之约。”

“是啊,我这个年纪,承受了太多……算了,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不慕钱财、淡泊名利。”

周不疑感慨道:“我准备写个日记,把这些事写出来,埋藏于心间。”

赵云:“……”

数日之后,庞统已于军营住下,将军务先行熟悉,司掌当下所有暗探,汇总情报,思谋行策,与徐庶同起同归,颇为亲密。

刘备知晓两人为友,这几日看来,则更是让他感觉奇异,这二人的关系似乎比所传更好。

庞统和周不疑常见但并不爱说话,不疑孩童心性,军中文武包括自己都多宠之,常在军营操训,深得将士喜爱敬佩,习武三月,已熟刀枪、懂剑术、能开短弓,骑术则未学成,赖以矮马相骑,不能作战。

这段时日,庞统长叹:“小儿不知愁滋味,只知谋定事无忧。”

在他看来,周不疑虽然有才,但是却不能理解这些家国大义和仁人志士之热血,以及他们为大业所舍弃自己的情义。

小儿不过有才学也,但这乱世之中,真正让他们觉得有些许安慰的,便是人情的各种滋味。

一直到约莫月余之后。

忽而军营之中骤起骚动,张飞从宛城带着一支百姓到来,随行有上百车马,亦有牛车、骑军护卫开道,中段的车马上,拉着货物、钱粮、布匹等物。

庞统、徐庶等问讯而来,刘备则是带周不疑亲自迎接。

刚到营寨门口,就听见有人在失声痛哭。

“母亲啊!儿不孝!!是儿不孝!!将您扔在了汝阳啊!”

“悦儿!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

……

“父亲,你且在这不要动,儿去为你取水来。”

“儿啊,多亏了刘皇叔,还记得俺们家。”

……

“子宁,妾身总算等到你了。”

……

“娘,那就是我父亲吗?”

此起彼伏的嘈杂认亲之声响起,营寨门前宛若过年一般的热闹,将校和军士们扑向走来的车马,认出了在其中的亲人。

张飞翻身下马,挺立于前,身姿挺拔如山岳,以洪亮的嗓音大喊道:“诸位!俺兄长为各位准备的重礼!!此乃是以夏侯元让所换,亦是各位的功绩所换!”

“此前汝南大败所丢失之亲人,在北方流离失所的家老,兄长都以那夏侯将军为换,为各位寻回来了!”

“多谢主公!”

“刘皇叔啊,刘皇叔大恩大德,老朽此生难还呐!”

“儿,日后咱们全家的命,都是刘皇叔的,切莫辜负他的恩情!”

“刘皇叔大仁大义,真是我等百姓再生父母!”

不多时,在寨门口已是哭声一片。

人潮分至各处,父子、夫妻、母子均是抱头痛哭、涕泗横流。

赶来的庞统百感交集,满脸懊悔,他甚至比徐庶还要难受,回头略带怨气的道:“徐元直啊徐元直,玄德公何等大德!如此仁厚以待军士,你为何不讲家中事告知!”

徐庶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又如何能得知,玄德公竟是这般至德。只闻传言说其仁义,如今亲眼得见,方才知世间之赋序不能言其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