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逃离慕尼黑

爱因斯坦15岁时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父亲的工厂遭遇破产,商业陷入危机,必须离开慕尼黑另谋出路。父亲天性乐观,移民去了一个更快乐的国家——意大利,他们在米兰定居,随后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类似的企业。但是父亲想让爱因斯坦完成高中学业,于是将他留在了慕尼黑。那时德国中产阶级都认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有高中文凭,因为这张文凭是上大学的敲门砖。学习某些课程是另一个专业学习的基础前提,像其他人一样,爱因斯坦被迫完成高中课程。

爱因斯坦在数学上远超同学,但在古典语言上就相差甚远。他感到很痛苦,因为他必须把精力放在不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他学习这些课程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当父母把他留在寄宿学校时,他更加不满了。同学们坚持让他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他们完全不顾他的感受,有时很强人所难,态度也十分蛮横,让他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他可能对所有人都很友好,但很明显对组织和学校的精神持怀疑态度,让很多人觉得不安。

随着他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增强,他越发不能忍受现有的高中教学方法。尽管他与人交往温文尔雅,但他一直顽强捍卫自己的知识生活,不让任何外来事物染指。他无法忍受机械性的记忆,宁受惩罚也不愿重复自己死记硬背也不能理解的东西。

独自忍受半年痛苦之后,爱因斯坦想要离开学校跟父母一同去意大利。对爱因斯坦来说,慕尼黑充斥着冷漠、死板的普鲁士精神,而意大利是色彩斑斓的,那里的人爱好音乐、艺术,生活自由自在,像一个人间天堂般吸引着他。他制订了一项计划,使他至少能逃离学校一段时间,也还能继续学习。由于他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高中水平,所以他希望即使没有文凭也能被外国理工学院录取。可能他还认为,只要离开德国,一切都会好起来。

他从医生那里得到一份证明,证明上说,由于神经衰弱,他必须要离校六个月,与父母待在意大利才能恢复健康。他还从数学老师那里得到一份声明,肯定他非凡的数学知识使他有资格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最终,他离开高中比想象中更容易。一天,老师把他叫来,告诉他如果他离开学校就好了。年轻的爱因斯坦对此十分惊讶,他问是不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老师答道:“你的存在破坏了学生们对我的尊重。”显然,爱因斯坦对这些无休止的机械式操练的厌恶,有时表现在他对待老师和同学的行为上了。

抵达米兰后他告诉父亲,他想放弃德国国籍,而他父亲依旧是德国国籍,所以情况很特殊。此外,由于爱因斯坦不能立即加入其他国籍,于是他成了无国籍人士,同时他还宣布退出犹太宗教团体。

起初他待在意大利是非常开心的,教堂和画廊里的艺术作品使他着迷,悦耳的音乐声和歌声回响在这个国家的每个角落。他徒步穿越亚平宁山脉到热那亚,他觉得观察人们那种自然的优雅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他们一言一行虽然普通简单,但细腻而有品位,在年轻的爱因斯坦看来,这与德国普遍的举止显然不同。在那里,他看到人们有自己的个体精神,不是缺乏天性的机器人;人们随心所欲,不受限于人为或外部的规则。在他看来,他们的行为似乎更符合自然法则,而不受任何人类权威胁迫。

然而这种天堂般的喜悦犹如昙花一现,现实的重担还压在他的身上,他需要有份工作。无论是在米兰还是在帕维亚,父亲的电器店都生意惨淡。尽管他生性乐观,他也不得不告诉爱因斯坦:“我不能再支持你了,你必须尽快找份工作。”此时,爱因斯坦那种几乎无法释放的压力似乎又回来了。他离开高中就是为了走到这灾难性的地步吗?他怎么能回到通往职业的常规道路上去呢?

爱因斯坦童年时的经历引起了他对神秘自然法则的好奇,几何书让他对所有数学类可理解的事物都充满激情,他还认为世上总有一种人类都能理解的事物。他喜欢理论物理学,还想献身此领域。之所以想研究这门学科,是因为它涉及这样一个问题: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极其复杂的现象如何能归结为简单的数学公式呢?

由于爱因斯坦只对物理科学和数学感兴趣,实际的工作中也需要职业培训,再加上他父亲从事的也是技术职业,所以,学习科学技术对年轻的爱因斯坦来说似乎是最好的选择。此外,爱因斯坦没有高中文凭,他没法去上常规的大学,但是他认为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数学成绩,可以轻而易举进入工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