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奇迹之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我革命

问一位宏观经济学家,行业会不会发展,企业能不能盈利,个人的工资会不会上涨,投资能不能获利,这些都不是宏观经济问题,你问错了人。这好比问一位骨科大夫,我的肠胃病怎么治,我的头痛怎么治,我的抑郁症怎么治。这些是病,但不是骨科大夫治的病。

怎么提高生产率,怎么改善资源配置呢?这些问题听起来更抽象更宏观了,其实这些也不是标准的宏观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之父是凯恩斯,他的成名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这本书的题目能看到,凯恩斯关心的是就业、利率、货币数量如何决定,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是典型的宏观经济问题。

标准宏观经济问题具备几个特点。第一,是站在宏观经济管理者角度提出的问题,不是站在企业或者个人角度提出的问题。宏观经济学不关心行业或者企业的盈利,不关心个体投资能否赚到钱。

第二,是总量问题,不是结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通胀、利率、货币和信贷总量这样的问题。总量研究是宏观经济学区别于经济学其他分支的独特定位,正是这个定位使得宏观经济学发展出一套特有的分析框架。

第三,是研究如何让劳动、资本和其他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需求管理让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至于如何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当代宏观经济学里面的经济增长理论会涉及一些,经济学的其他分支,比如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则更专注于改善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率的研究。

大萧条催生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宏观经济学从诞生那天起就在“吵架”。是不是真的存在总需求不足?为什么会存在总需求不足?怎么才能管理好总需求?宏观经济学家在这些问题上吵了快一百年,每大吵一次,都让宏观经济学上一个新台阶。

1.古典的信条

亚当·斯密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不是上学,就是教学。他不曾经商,也没有在政府的经济部门任过职,谈不上有实际的经济工作经验。但亚当·斯密写出了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

在亚当·斯密看来,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全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每个人的生活都从中得到好处。《国富论》不仅语言通俗易懂,思想非常深刻,而且里面藏着大智慧。这本书对后世经济政策制定的影响力,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们现在讲的市场经济,其背后少不了亚当·斯密的智慧。

亚当·斯密的拥趸很多,其中包括身在法国的萨伊。萨伊做过秘书、记者、研究员,还做过拿破仑政府的金融官员、棉纺厂老板,最终在大学任教。让萨伊成名的是“萨伊定律”,或者说是凯恩斯,因为凯恩斯经常把“萨伊定律”作为批判对象,这让很多人知道了萨伊,知道了“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认为,决定需求的不是货币。当你能够生产有价值的商品,把商品卖了以后,你才会产生对其他商品的需求,因此是供给决定需求。萨伊定律反对当时占主流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有了货币才有购买力,才有需求。而萨伊认为,货币只是表象,能够生产商品换取货币,才能具有购买力。因此真正的财富是生产商品的能力,不是货币。决定需求的是生产能力,不是货币。

按照凯恩斯的解读(也有人认为是凯恩斯不正确的解读),萨伊定律讲的是“供给创造需求”。既然供给自动创造需求,那就不存在总量意义上的需求不足,不存在供求不平衡这回事。

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同萨伊定律。古典经济学的共识是,通过市场自发的价格调整,总会让供求平衡。既然市场价格可以自发调整供求,让供求平衡,那就不需要政府干预,自由市场竞争就是最好的。古典经济学还认为,货币只不过是一层神秘的面纱,货币多了少了,对应的不过是名义价格高了或者低了,货币对实体经济没有影响。

亚当·斯密和萨伊的经济学思想都很了不起,然而再伟大的思想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一边是生活困难没钱吃饭,一边是好好的牛奶被倒掉,长好的庄稼烂在地里不收割。一边是新发明的生产技术不断涌现和快速进步,一边是大量的企业破产、失业和愤怒的人群嚷嚷着要革命。凯恩斯和其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不得不反思,古典经济学有些地方搞错了,就算没搞错至少也有重大遗漏。

有了新发明,生产率提高,经济并不一定会好。商品不一定都卖得出去,劳动力不一定被雇用。如果没有足够的需求支撑,即便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经济同样会陷入沉重的灾难,生活水平也会显著下降。在现实世界里,并没有像古典经济学宣称的那样,供求可以通过价格调整自动恢复平衡。货币也绝不仅仅是一层神秘的面纱。

2.凯恩斯的批判

对古典经济学批评声音最大,且在西方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是凯恩斯。凯恩斯有很多身份,政府官员、记者、评论员、财务主管、数学家、经济学教授、各种形式的顾问身份,等等,他拥有享誉世界的名声。他至少有三个特别之处,即特别善于思考、特别善于沟通、特别有影响力。

凯恩斯被称为那个时代最聪明的人,为这个名声背书的是他超常的洞察力。他强烈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德国过于苛刻的赔款要求,并预言会遭到德国的强力报复。他强烈批判丘吉尔领导下的回归金本位,成功预测到了之后会发生的经济灾难。

凯恩斯身材高大,讲话音调很高,言辞优雅,语句简短,逻辑清晰,不容置疑,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非常勤奋,长期坚持在《泰晤士报》《每日邮报》《曼彻斯特卫报》上发表评论和文章,在《经济学杂志》发表学术观点。他的文章一直都是问题导向,而且选取的问题总能直指重大事件的中心。

凯恩斯是一个国际主义者,他的影响力也远不只在英国。20世纪20—40年代,欧洲各国的内部矛盾和国家之间矛盾叠加,像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火药桶。凯恩斯一直都在寻求立足于经济手段的、合作的、和平的解决方案。他在媒体上呼吁建设性的和平主义,给世界很多国家的元首和经济管理者提供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案。

凯恩斯被誉为宏观经济学之父,给他带来这一名声的主要著作是1936年正式出版的《通论》。这本名著究竟在讲什么呢?

按照凯恩斯自己的说法,《通论》是一本写给经济学家同行的书,是批判古典经济学的书。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再到马歇尔和庇古,古典经济学可以说能人辈出,既有深刻思想,又有形式逻辑支撑。以严肃的学术态度批评古典经济学并不容易。凯恩斯自己接受的是古典经济学教育,他说古典经济学的上层建筑没问题,问题出在了底座,出在了最初的假设上。他认为,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就业和产出决定的观点只是特殊情形下的个例。《通论》这本书里讲的才是符合现实情况的更一般性理论,所以叫作“通论”。

《通论》提出了流动性偏好概念,创立了立足于需求的就业和产出决定理论以及利率决定理论。后世经济学家对《通论》做出了很多解读,侧重点不一样,结论也不尽相同。这里给出《通论》的几个主要观点,这些观点大致是经济学界的共识。

(1)凭借市场自发力量,经济并不能自动调整到充分就业水平。决定就业的是需求,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恰恰能够创造出足够的就业是特殊情况,而不是一般情况。

(2)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可能会让边际消费倾向和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越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越低,越是不足以创造出足够的需求和就业。需求不足成为经济繁荣的敌人。凯恩斯并没有把需求不足看作短期的周期性现象。

(3)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和动物精神导致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需求发生波动,投资波动在乘数作用下带来就业和产出的更大波动。

(4)自发的市场利率调整不能创造出足以吸纳全部储蓄的投资,因而也不能创造出足够的就业。要想使货币成功地增加总需求,刺激经济,至少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货币的增加要大于流动性偏好的上升,以此降低利率;二是利率的下降要足够大,要大过投资的预期回报率的下降。

这里要补充一点。经常有人用流动性陷阱这个概念,很多时候其实用得并不明白。究竟什么是流动性陷阱?理解流动性陷阱首先要明白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讲的是由于对未来的看空预期,投资者更愿意持有高流动性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长期的、流动性弱的金融资产,比如长期债券。如果看空预期很强,流动性偏好很强,或者利率水平本身已经非常低,即便货币当局发行更多货币,投资者也会把增发的货币都拿在手里,而不会投资证券类的长期金融资产,这样就不会带来利率的下降,不能起到刺激投资的目的。换言之,所谓流动性陷阱,是指即便增加了货币供应,对流动性的偏好也使得利率无法进一步下降,或者利率本身已经太低以致无法进一步下降。

5.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在增加总需求方面更加直接有效。凯恩斯去世了,但凯恩斯主义留了下来。几十年以后,一位记者采访当时最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萨缪尔森,问及“凯恩斯死了吗?”萨缪尔森回答:“凯恩斯死了,牛顿和爱因斯坦也死了。”萨缪尔森答得很妙,这是对凯恩斯经济学思想很高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