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天人相应的确认
《素问·气交变大论》说:“《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上经》是今已失传的比《黄帝内经》更早的经典。古人长期艰苦地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目的终是为“中知人事”,而医学应是最核心的内容。《灵枢·阴阳系日月》也指出“天地阴阳合之于人”。《素问·六微旨大论》还说:“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人与天地自然无时无处不在气交变之中。而《素问·五运行大论》还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人对自然环境不适应,疾病就产生了。道家说“天人合一”,与此含义类同。医学的核心是研究人,而不仅是认识“合一”的共性。长期艰苦地考察天象、地理获得的成果是为了通过天人相应的客观存在认识人、研究人,这是祖先的伟大发现与发明,亘古不变。
天人相应观应用到医学上,最常见的是人不适应天之六气变化,感受其六淫之气而发病,若人有伏邪遇天气变化还会“相应”引发宿疾发作。现代科学有大量足够的信息支持天人相应观。未来研究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信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阐明天人相应的途径,将会使中医学有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