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吕布跟我抢诸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7章 创业第一步

说干就干!

李预在邺城郊外租了一处便宜的小院,带着自己的亲兵,在闲暇时间忙碌起来。

没想到第一批员工,居然是自己的亲兵。让这些本应征战沙场的强壮军士给自己干杂活,李预心里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以后赚到钱了,得好好犒劳一下他们才行。

亲兵们一向敬重李预,倒也干得十分卖力,毫无怨言。

造纸术的原理并不难,但是要想造出较好品质的纸张,还是得下一番苦功夫。

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李预尝试了各种单一或者混合的造纸原料,包括树皮,麻,麦秆等。

最后发现,最合适的还是毛竹。毛竹长得快,价格便宜,最后做出的纸张品质也很好。

当然了,使用这种非常粗糙原始的“古法造纸”技术做成的纸,品质跟现在的纸张完全无法比拟。不过在那个时代看来,也算是非常惊艳了。

这个过程中真的充满了艰辛和失望。最终做出成果的时候,李预感到非常的激动和欣慰。这一番汗水总算没白流。

与此同时,李预还在进行雕版印刷的工作。

相对造纸来说,这个就简单很多了。

李预的动手能力不错。他没有雇佣刻工,而是在造纸的间隔里,自己用刻刀,一刀一刀地刻了三块雕版。

穿越之前,他没有练过书法,字写得不好看,只能勉强算工整。在样品阶段,这个倒也无所谓,不必要求太高,只要能大致看出以后成品的样子就行。

印刷环节也是一个手艺活。不管是涂墨还是刷纸,都得细心慢练。以后这些活儿会交给专门的工匠做,品质和效率会大有提升。

而且,现在的整个印刷过程都是纯手工,效率慢,也容易出错。以后有机会了,李预考虑再制作一些辅助的器械,把这一步骤改良成操作简便、效率更高的印刷机。

折腾了几个月之后,李预的第一本“书”总算完成了。

这是一本只有薄薄十几页的小书。李预只刻了三块雕版,所以里面的很多页面都是重复的。作为一个样品,已经够了。

最后,李预为这本书制作了一套细麻布的朴素书封,并亲自为它题上了书名:《春秋公羊传·样品书》。

这是一个里程碑一般的成就。

下一步,就是拉投资,扩大生产规模。

像他这样,带着自己的亲兵,忙死忙活地折腾了这么长时间,也才只做出了一本样本书。想要这样赚到大钱,那得猴年马月了。

得成立一家造纸、印刷、装帧的一体化制书作坊才行。

这需要不少钱。

租用场地,收购造纸材料,购买刻板、墨水、装订麻线,还要支付各类工匠、账房、杂役等人员的薪水,每个地方都是相当大的一笔开销。

想要搞到这笔钱,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借钱,另一个是寻找投资,拉人入股。

本着有钱一起赚的共赢原则,李预打算采取第二个方案。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李预不想找人借钱。他不喜欢欠人债务的感觉。

找谁呢?

毋庸置疑,张郃是一个绝对的支持者。两人如今已是生死之交。

果然,李预刚开口,张郃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亦是一个爱书之人,看到样品的那一刻,就十分清楚这件事的价值。

更何况,这是自己兄弟的提议。别说是投资了,就是他让白出钱,他也不会拒绝。

钱乃身外之物,兄弟才是一辈子的财富。

另一个人,李预也早就物色好了。

那就是如今的冀州别驾,田丰田元皓。他以博学多才闻名于世。有他入股,相当于是多了一块金字招牌。

于是,李预便带着这本样品书,满怀期待地前去拜访田丰。

一番客套之后,李预从怀里掏出样品书,双手毕恭毕敬地递给田丰:“别驾,晚辈想给您看一件好东西。”

田丰看到这本书后,两眼直冒光。

他开心地接过这本书,一边来回翻页,一边不停地赞叹道:“不错!不错!”

看到田丰的这个反应,李预内心充满了欢喜。能够得到田丰的赞扬,离成功就很近了。

翻了一会儿之后,田丰说道:“这本书很轻盈,字也很清晰,令人赞叹!不过看这字迹,不像是用笔写的。”

李预答道:“别驾好眼光!这是晚辈刻在木板上,然后印刷的,跟印章差不多。”

田丰说道:“这倒是一个很巧妙的方法,省却了很多抄书的时间。妙哉!”

停顿了一下,田丰问道:“我见过蔡侯纸,做起来费时费力。这本书的纸张质量更佳,成本也会更高吧?”

李预答道:

“晚辈研究配方花了很长时间。

“但是确定配方之后,纸的成本就不算高了。

“这纸用毛竹制成。毛竹长得快,价格低廉,所以最后做出的纸并不贵。

“以后若是批量生产,别说是跟丝绸比了,它比麻布都便宜。”

田丰笑着说道:“如此甚好!竹木书毕竟过于笨重庞大,纸书轻盈,字迹清晰。再加上阿预方才所说的雕版印刷,实乃读书人之大福利。”

李预借机说道:

“多谢别驾认可。

“晚辈希望能开设一家作坊,批量制作书籍,造福于天下读书之人。

“只是晚辈财力有限,缺乏起步资金。

“不瞒别驾,晚辈此次登门拜访,是希望别驾您能投资此事。”

田丰问道:“投资?何意?”

李预答道:“别驾,若您不嫌弃,愿意投入钱财,资助晚辈经营作坊,晚辈将根据别驾投入钱财的比例,与您分享利润。”

利润?

听到“利润”这个词,田丰原本欣喜的脸上瞬间布满了阴云。

李预啊李预,你把我田丰当成什么人了?

我田丰虽不是什么高雅之士,但亦清洁守身,不治产业,生活所依唯有俸禄而已。

你现在居然用利润来诱惑我?难道我在你眼里,是那种爱谋私利的人吗?

田丰面露愠色,不满地说道:“李预,某德卑才贱,岂堪于此?你若有意求取钱财,何不去找审配审正南?据我所知,他可是富得流油!”

李预本以为成功近在咫尺,垂手可得。

田丰的这句话,以及他那阴沉的脸色,让李预猛然一惊,心里充满了困惑和迷茫。

李预跟田丰的交情不深,所以才希望通过分享利润的方式,劝田丰入股。

出一份力,拿一份钱,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怎么田丰突然就炸毛了?

难道是自己哪句话说错了,惹他生气了?

头疼!